标题 | 探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 |
范文 | 乔秀芬 【摘 要】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能力。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应革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实验教学的优点。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探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69-01 一、创新实验教学,探究性为前提 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究性实验,效果会更好。探究性的化学实验教学其实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探究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模仿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思维方式,即通过教师提供一定的知识背景,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查资料等方式对自己提出的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从而获取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化学科学观念,而且能提高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开展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设计不仅需要用脑,更需要动手,应注意为学生预留充分的用于思考的时间,并为其提供设计实验的环境,由此使其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化学实验内容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化学知识并确保有所了解,然后指导他们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完成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以及实验装置,进而对实验装置进行评估分析,看是否能够改善实验装置,或明确实验原理等。通过此类富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顺利完成了实验的自主设计。例如在制备Fe(OH)2的探究性实验过程中,笔者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首要任务,引导其对解决方案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发现了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手脑并用,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强化了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功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过分强调化学教材中的记忆和规律,会使化学实验显得苍白没有吸引力。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理解很空洞、抽象,并且在化学学习中则会越来越枯燥。所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重要工具,它的效力不容忽视。教师应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化学是有趣的,化学是有用的,是我们天天离不开的。在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的前提下,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及其应用。因此,通过改进化学实验的内容使学生理解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学习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有研究表明,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困惑就是,生活中用不到的知识我们还需要学习吗,难道买菜做饭还需要用到函数与化学方程式?虽然在生活中,很多时候用不到这些知识,但我们依然需要知道发生这种情况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却在真空环境下无法进行,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为什么氢气与氧气燃烧会变成水?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可做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让其知道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课堂的重视,学习效率便会大大提高。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在化学带给我们的方便,所以,掌握化学实验知识,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列举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知识,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所以在化学实验课堂上进行课外化学实验知识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五、总结归纳,实验报告的运用 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能更上一个台阶,对以后的实验有引导性的作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习惯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较为重视,但对于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往往要求较低,甚至不做要求。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传统的实验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导致实验报告书写流于形式。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对记录实验现象不重视,不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照抄教材或互相抄襲现象严重。因此,实验完成后,一定要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采用创新实验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评价它,调动他们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发现新规律,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往往超出了教师的预想,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主体,使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真正的体现出来。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验证性实验向创新实验的转变,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需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2,33(10):71-72,79. [2]赵向军.论高中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创新[J].高中化学,2011(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