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范文

    杭广昆

    【摘 要】在新课程的改革标准当中,主要提到了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所起到的作用只是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进行不断地创造,实践,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23-02

    前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当然对于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教师根据教材为基础,进行物理实验探究,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物理教学的现状,从几个方面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进行详细阐述。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第一,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比较缺乏经验,当然这种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直都是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不管是在实验方面的讲授,还是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一直都是教师在讲台上面全部完成,学生在下面只需要负责记笔记就行了,通常是以一种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现在教师为了应付应试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是被广泛使用。为了赶上教学的进展,教师必须减少应该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实验的课程,然后加强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以及习题的数量,这就导致了实验课的次数逐渐变少。再加上有些学下的条件不是很好,在物理实验方面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无奈的情况下,只能采用简单的形式完成实验的演示,这样就导致学生对于实验不能完全理解。学生只能够将老师在实验的过程中所讲解的进行笔记,强行背诵,以至于在考试的时候能够交上满意的答复。以上的两种情况导致学生没有实际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从而让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导致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

    第二,初中物理的实验课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避免在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通常让学生根据书本上作指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或者直接自己操练,让学生在旁边进行观看,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都已经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思维。物理教师认为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在实验上面,因为他闷闷认为实验的结果本来就已经给出,只要学生能够知道实验中的结果和现象那就已经足够了。正是由于教师的这些想法以及做法,导致学生在物理方面的认识不够透彻。学生根据老师的步骤来进行操作,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第一,教师需要加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以及观赏性。物理课程方面的学习以及物理实验的实际应用是最好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课程当中的实验现象变得更加有趣。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当中所出现的现象,然后对学生进行生动地描述,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现象的理解以及记忆。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的《声现象》这一课时,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那么这节课需要探究的就是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课前教师准备好实验需要的器材,比如电脑、鼓、闹钟等。在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比较拘谨。然后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声音的录像,和学生一起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然后将学生的答案进行一个总结。接着利用准备的器具进行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发现通过哪些东西可以传播声音。这样的一种实验方式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知声音的理解。学生会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在这样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二,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激起学生想要实验动手的意图。在实验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猜测,然而这个猜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猜测才能证明正确与否,所以这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课时,教师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实验和现象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蜡烛,纸,玻璃和尺子。这些实验器材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在准备的时候也是很积极的。然后让学生探究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以及大小。学生是分组进行实验讨论的,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一起进行探究,对于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这样的话增加了实验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教师点出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已经解决办法,因为学生已经操作过实验,所以对于教师提出的这些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将会很大程度赞同,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第三,物理实验需要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新课程标准改革后,教师对于课程的学习以及教学的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学习,在自然环境中探索更多的物理现象。教室将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场所,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在课外实践活动当中,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当中进行发现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事实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现象,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留意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的话,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在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不知道该怎样操作,但是经过教师的细心引导之后,学生将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观察和學习。比如说水的不同状态,在不同的情况下,它的状态是不同的,这样的情况随处可见,只要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例子,然后课后让学生去积极地发现这些现象,那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根据上面所描述的,我们可以知道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为了跟上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步伐,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的物理教材进行实际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对于物理实验的探究能够更加自主。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善于引导学生对于生活活中的现象进行仔细探索,增强上课地趣味性,不再重复枯燥的物理课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纳.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郁建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改进[J].华夏教师,2018(24):37-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