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医师资格考试探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 |
范文 | 李琼 王琪 郑文兰 翟婷婷 文晓敏 陈婧 周琼 【摘 要】医师资格考试不仅关系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与管理,而且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妇科学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策略及方法,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同时又培养了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医师资格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设置的执业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负责的行业准入考试。其通过情况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质量,因此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是检验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1]。 医师资格考试不仅关系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与管理,而且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为密切医学教育和医师资格考试的互动关系,为满足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每年编制了《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学科成绩分析报告》,各院校能及时了解考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解我校学生关于中医妇科学知识的学习情况,对教研室自身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笔者将本校2015~2017年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中医妇科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期找出本学科的教学症结,以便今后教学改革有的放矢。这三年,我校中医妇科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情况,从学科平均掌握率看,均在60分以上,在2015年、2017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我校及全国考生掌握率均低于前两年。知识层次平均掌握率,2016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2015年、2017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出分值小,且2017年我校考生知识层次平均掌握率较前两年有所下降;技能平均掌握率三年均于60以上,均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一 影响成绩的可能因素 从上述情况可知,中医妇科学的考试成绩虽总的平均掌握率均在60以上,但分值不够高,成绩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在某些专业,该课程设置为考查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也有大部分男生认为自己毕业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工作,也对本课程学习不重视。二、在中医专业某个方向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在中医专业学习上,如英语方向的部分学生,如骨伤方向的部分学生。再如定向专业的学生,因入学前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无就业压力,故对课程学习不够努力等。三、毕业前实习阶段是学习训练技能知识的重要阶段,但大部分学生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影响了此阶段的学习。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告知学生本课程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关系,也是一定的因素;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原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必须面临的第一项严格的入行考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及职业生涯,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到他的考试成绩的好坏。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中医妇科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核心课程之一,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而且在整个类别中的分数比重并不轻,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如何密切专业课程教学与医师资格考试的互动关系,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我教研室重新理清、调整教学思路,从教学大纲、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同步完成专业课程大纲及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提高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二 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在我校中医学专业的中医妇科学教学过程中,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并以之为指导,从多角度、多层面改革课程教学,旨在寻找适合基于医师资格考试的中医妇科学教学的更佳的教学思路、策略、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好掌握两个大纲要求的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整合知识、中医思维、临证思辨的能力,从而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同时培养了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融合、吃透两个大纲深入研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我校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融合、吃透大纲,分清重点、难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是医师资格考试的纲领,是对考生既往所学知识的检验,并可指导未来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也是资格考试试题研发的依据[2],该大纲在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中医,突出临床,强调共性,要求应知应会[3]。它与课程教学大纲并不矛盾,重点一致,考核与教学的内容均包含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包含了对本学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以及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实现得好,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升高乃水到渠成之事。对设置为考查课或选修课的班级,教师上课应给学生强调该课程与医师资格考试的关系。教师授课过程中应讲清大纲要求的学习及考试的重点与范围。 (2)培养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加强教师培训至关重要。培养敬业爱岗、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教学的把控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如通过“送出去”或“请进来”等培养方式,如制定具体的考核、激励机制、增加听课监督力度等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3)继续更新教育教学观点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新理念落到实处。研究医师资格考试不是研究应试教育,医师资格考试只是医学教育的一个环节,本科医学教育旨在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继续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以启发式教学贯穿教学始终,结合情景模拟、病案讨论、PBL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医学生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4],激发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尤为重要。由于课时有限,教材有些内容是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但又不能在课堂完成学习的,则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医师资格考试的测试科目间相互交叉、有渗透,这也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整合知识、中医思维、临证思辨的能力才逐步得以形成。这个能力也是医师资格考试必需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4)加强技能实训训练我校学生医师资格考试的技能平均掌握率在65左右,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分值不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五年级阶段的临床实习是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但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备考研究生的学习上,轻视了实习活动。因此,在理论课学习期间,尽可能加强技能训练,按照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及考题形式进行规范训练,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技能考试得分率,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 (5)建立合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力度包括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我校已经制定过程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认真、有效执行过程考核评价,而非走过场,而是让它起实效。包括提问、作业、小测等,内容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为核心,参考本学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形式进行。终结性考核内容覆盖大纲要求内容,以大纲要求重点为重点,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及题型建立本学科试题库并不断更新。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切实把培养合格医生作为教学目标,把帮助学生达到职业准入标准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任务[5]。在基于医师资格考试的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中,关键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同时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与中医妇科学专业课程大纲有机结合,二者融合,突出重点、难点,继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为指导,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加强考核力度。上述从中医妇科学教和学两方面寻找最佳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以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熟悉和适应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为学生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以及今后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6],通过不断的调整及改革既提高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时又培养了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尹萌,马铁明.以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向导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6):42-45.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 张晋湘,吴丹桂,刘世明,等.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构建临床教学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7-8. 孟楠,王小全,韩春红,等.执业医师考试分析对临床医学教學改革的导向作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4):17-20. 史霖,周晓勃,雷艳君,等.以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5):766-7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