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将进酒》教学设计
范文

    鲁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74-0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的咏酒诗篇及诗酒文化。能声情并茂,吟诵诗歌。

    2.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

    3.在吟诵中感知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李白痛饮狂歌背后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及思想经历发表对李白性情及思想的见解,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吟诵感知法 合作探究法。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诗学诗,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咏酒诗篇及酒文化,对学生进行“诗化”教育,感受、培养诗人气质,一举多得。同时注重对诗篇的朗读吟诵。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历代文人骚客借酒浇愁,酒助诗情,诗助酒兴。如在中国诗酒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传诵至今的佳话。魏晋时代,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有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这里,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酒交融,丰富美化了人类的情感世界。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白的巅峰之作《将进酒》。

    2.解题及背景介绍。

    3.走进文本,吟诵感知。

    诵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诵读。要求学生高声读,忘情读,畅快读,想象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把李白的语言变成你的语言,想象我就是李白,面对权贵是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学生个别展示。

    (3)师范读。

    (4)师生齐读全诗。

    (5)小结诵读:同学们读得不错,读出了盛世诗人的飘逸洒脱、傲岸狂放。宋代的诗歌评论家严羽曾这么评价李白的诗歌,说:“别人写诗都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而李白是把心里的那股气一张口喷出来”。这里的气指什么呢?就是李白笔墨中胸腔中所暗涌的跌宕起伏的情感,潜藏在酒话底下的郁怒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奔涌迭宕,一泻千里。)同学们看看在这首诗里的情感有哪些起伏变化呢?

    明确:悲——乐——狂放——愤激——愁

    4.探究文本。

    (1)诗歌在最后一句说:“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借什么来消这万古愁情呢?对,借酒。同学们都知道在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被称后人尊为“诗圣”,李白被尊陈为“诗仙”,而李白自称为“酒中仙”,文中哪些句子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一生多不得志,常常借酒浇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心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酒也是构成他诗作的重要意象之一。你能否举出其他写酒的诗歌?

    (2)你能否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我们看到了一个傲岸不羁、豪迈痛饮的李白,如此纵情享用美酒,似乎有点嗜酒成性。但是,如果没有酒,或许就没有李白一篇篇带着醉意的诗文来。而这醉酒的诗篇里浸透了李白的愁绪。

    (3)李白高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万古愁怎么理解?

    矛盾的自我,思想的愁苦:儒、道思想構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攻读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 他虽然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精神独立,但也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青年时期的李白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

    人生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愁苦:他曾经两次进入京师,与达官贵人相伴,但是不久就因为他傲岸的个性,出众的才华,而触犯权贵,遭到谗毁排挤。想建功立业但不愿失去自我、精神独立。便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处世的常用方法。

    5.总结。

    李白借酒派遣有鸿鹄之志却无法施展的怅惘,派遣在官场上无法保持个性自由精神独立的痛苦无奈。总之,借酒排遣儒道思想交锋时无法调和的思想苦闷。 余光中在《寻李白》一作中曾这么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不仅是璀璨的唐朝盛世文明成就了李白,李白的诗作也展现了大唐文明的恢宏气度。让我们再次走进《将进酒》感知唐诗的无限韵味魅力。(播视频《唐之韵》将进酒片段)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3: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