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范文 | 徐瑞枝 【摘 要】不管是小學阶段,还是中学阶段,又或者是大学阶段,课堂教育对于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小学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意义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小学语文决定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学习情况。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探讨其现状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一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弊端;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93-01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乃至更高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在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素养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更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目标。可如今尽管已经实施了新课程标准,但一些老旧的教学方式、观念仍然“大行其道”,阻碍着课堂教学的进步,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减弱,学生没有兴趣,教学质量低下。在此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然是迫在眉睫。 一、如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 1.学生与教师的位置互为颠倒。 教学一词,拆开来说,就是“教”与“学”,也就是说教学活动就是“教”与“学”的双向反馈,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可教育工作者也需明白,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可是从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填鸭式教学”依旧存在,教师站在讲台上只一味地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不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与解答的机会。 2.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充分。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过于依赖现成的教案设计以及教师用书,对教材的理解与感悟不充分,没有深入领会、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及意义,与学生的互动少,导致在课堂教学时没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学生领会不深。 3.学生课前预习不足。 教学活动既然是双向的,那么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减弱的原因不仅在于教师,还在于学生。课前预习无论是对语文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是有意义的。可是有些学生对此却置其于一旁,没有预习,只是等着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就行了,也导致了课堂的互动性减弱,老师教得乏力,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课堂枯燥。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学生为主。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们要了解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在课堂进行前、课堂进行时以及课堂结束后,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态、兴趣,积极探索出适合小学生的课堂设计,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探索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型思维,让学生在学中思、学中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避免“填鸭式教学”现象的出现。 针对学生不预习的情况,教师们可在上一节课时,针对下一节课要学的课文提出一些有趣的具体问题和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们课下在课文中自己寻找答案,标注不懂的地方,达到预习的目的,并逐渐形成课前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2.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或失败。[1]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相互探讨,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同时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不同和教学要求,来增强的理论素养和提高教学能力。幽默的语言、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循循善诱的引导,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种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负责。 教师要树立一种“深入阅读即是最好的备课方法”的观念。在备课时,应细心阅读课文,熟知教材,体味文本情感、品味语言,认真把握教学的方向、重点和难点,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与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高效的阅读,带动学生去自主思考、探索。适当时,可以话剧、表演、对话、朗读、演讲等方式来让学生投身于课堂当中,同样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将听、说、读、写等融合在一起,在行动中深入领会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种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教师们在教学手段方面的利用也要推陈出新,迎合学生们的好奇新,避免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如今新科技、高科技等技术不断发展,层出不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适当引入并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运用音乐、视频、动画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清晰、有效地学习知识、感受知识、接受知识以及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同时这也要求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多媒体运用素养,能够在课堂中及时、正确地使用这些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女蜗补天》、《夸父逐日》等课文时,可播放相关视频来让学生们更为清晰、直观地感受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时的过程以及细节,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引导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地对课文进行深入地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领悟前人的精神品质。 4.鼓励与表扬。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方面,学生若是表现良好、积极,要进行激励式评价,对学生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为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社会经历,抗压能力较弱,同时他们也渴望被表扬。不管是在课堂时,还是在课堂下,教师与学生交流式应采用积极激励式的语言和动作,和谐平等相处,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交流。[2]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师生之间友好相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探索、反思、总结出一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而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仲应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21). [2]张海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47+2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