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可行性研究
范文

    白玲 王一定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而我国于2010年推出的、旨在提高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卓越计划”,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顺应潮流、树立发展榜样、解除困扰、夯实实践基础、实现合作共赢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分析并研究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层次、标准体系、联合机制以及师资要求等方面存在的相通之处,以期为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提供可行性条件,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共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4-0057-05

    【收稿日期】2013-12-30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DYCB13002;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白玲(1988-),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王一定(1971-),男,湖南衡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自从1999年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高职院校数量急剧上升,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一可喜现象的背后却有着令人担忧的问题。虽然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让更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这客观上促进了前面这一现象的形成,但由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的落榜者,生源质量比较差,再加上高职院校自身在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完成其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相反,高职院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没有运用学校之所学、发挥专业之所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却是毕业就失业。毕业生的质量和流向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使得近年来的招生越来越难,不少高职院校几近停办。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使得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急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一、“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全称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6月在天津启动的,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三大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两大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该计划在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实施,培养现场应用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性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我国培养工程人才的院校很多,在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共有1552所,其中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有1303所,占84%。在这1552所普通高校中,普通本科院校共有644所,其中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537所,本专科在校生约1108万人,占83%;高职高专共有908所,其中设有工科专业的766所,占84%。[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层次多,人才基数也很大,但长期以来在质量方面却存在较大问题,如工程师群体总体分布不均,工程师个体实践能力较弱、与企业沟通欠缺、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等,与国际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相距甚远。而“卓越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使我国在工程师培养上与国际接轨,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而提出的。虽然在其实施的层次中不包括高职院校,但其培养的现场应用工程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国内外高等高专院校也都曾担当工程人才培养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二者有相通之处。因此,“卓越计划”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重要意义(一)加强内涵建设,顺应潮流

    1997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维持在5%以内。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迈出关键步伐,高等教育开始扩招,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同年,我国高职院校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大量中职学校合并或升格为高职院校,一直由精英统治的高等教育格局迅速被高等职业教育打破。到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招生108万的5倍,至此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同年5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共1854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在校生人数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国家也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最为典型的是2004年底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2005年“1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针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2006年印发了两个文件:一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二是《教育部关于全面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其中涉及9条关于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14号文和16号文都要求高职院校转向内涵建设,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2]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4]这一文件也将高职院校纳入其中。从上述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每次大发展都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紧密联系,都会紧随其后。目前,两者都在强调以质量求生存,加强内涵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工科院校实施的“卓越计划”也是旨在提高工程师教育培养质量,这也必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因此,高职院校有远见地借鉴“卓越计划”将有利于其加强内涵建设,顺应高等教育的潮流。

    (二)树立发展榜样,解除困扰

    虽然2006年底,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所高职院校被选入。他们在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或者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具有创新之处,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高职教育所具有的自身特色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仍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招生和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究其根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缺少指引、缺乏榜样。虽然有一些高职院校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但并没有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其自身也是在小心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大胆探索,只是在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小修小补。“卓越计划”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不论是在理论探索方面还是在实际实施以及政策、资金保障方面都有很大的保证,这也使得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理念、理论、运行的模式更成熟、更具有可借鉴性。将此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榜样,可减少其迷茫感,解除其发展中遇到的困扰。

    (三)夯实实践基础,合作共赢

    实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成效直接决定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样,实践对于工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启动“卓越计划”的时候,实践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健曾说过:“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因此“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5]31“卓越计划”对实践的重视,对产学研结合的理解与提出不是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翻版尝试,而是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因此,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将会有力地促进其夯实实践基础,不仅可以使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互通有无,实现共赢,更会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共赢发展。

    三、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可行性分析从我国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卓越计划”提出的背景、目的来看,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虽然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具有更多的必要性,而且高职院校实施“卓越计划”对其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才培养不论对于高职院校的存在与发展,还是对于“卓越计划”提出的目的都是最宏观、最重要的一项检验指标,因此以下从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其借鉴“卓越计划”提供保证。

    (一)人才培养理念相通

    理念是学校办学和计划实施的思想指引,人才培养理念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一条主线,是“卓越计划”如何实施的一条标准。就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其人才培养目标,把这种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实践中培养成企业的一流人才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正是这种理念激励着每所高职院校努力寻求在校企合作上的突破。“卓越计划”提出了“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也就是说,“卓越计划”由三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实施,每所学校要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但终点都是提高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质量,追求工程师培养的卓越。虽然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中的一流人才和工程师中的卓越工程师都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更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这两者在人才培养上的这种追求质量、追求优秀、追求完美的理念是相通的,而且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追求一流、追求卓越,最终在实践中检验。这种过程、途径的一致性,人才培养理念的相通性保证了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卓越计划”。

    (二)人才培养层次相交

    将社会人才按其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标来分,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对职业教育而言,它通常是指向工程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6]我国工程教育的层次包含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专科层次的工程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卓越计划”中人才培养层次分为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和博士工程型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现场应用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性工程师三种类型,这与工程师按照工程过程与工程性质分成的研究开发型、工程管理型和技术实施型并不矛盾。也就是说,虽然“卓越计划”定的人才培养层次起点即本科工程型比较高,但这个层次所要求培养的现场应用工程师这种人才是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工程型、技术型以及技能型等技术实际应用型工程人才是一样的,且高职院校也是实施工程教育的重要载体。

    目前,实施“卓越计划”的学校层次虽然不包括专科院校,不涵盖高职院校,但我国“卓越计划”的目标是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在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内,首屈一指的是德国,它的“文凭工程师”培养模式为德国培养出了许多在国际上都很有名的工程师。但德国工程教育的实施和工程师的培养却不仅在工业大学或称为技术大学里,还有高等技术专科学校,这两种层次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工程师都能得到“文凭工程师”的学位认可。

    “卓越计划”与高职院校对于工程师的培养在学校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的实质上具有相交性。德国丰富的工程师培养经验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这种相交性也为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提供了基础。

    (三)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相同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由三个标准组成,即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由这三部分构成的标准体系引导。通用标准是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制定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行业标准是依据通用标准的要求制定的各行业主体专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达到的中观要求,包含本行业内若干专业的专业标准,它不仅是对通用标准的具体化,还体现了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学校标准是高校制定的本校参与“卓越计划”的各个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校层面的具体要求。[5]32通用标准包括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包括学校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和特色发展上要符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也是如此。每所高职院校不论是以工程、建筑、商贸为特色,还是以金融、铁路、医药为品牌,都必须首先符合国家制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同时不违背各个专业的行业标准,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院校的创新,也只有这样的高职院校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会越办越好。“卓越计划”与高职院校这种在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上的相同,确保了高职院校在借鉴“卓越计划”时的明确性和系统性。

    (四)人才培养联合机制相似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联合机制实质就是其最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要想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到企业中去锻炼,这相应地就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多年来形成的局势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企业的配合,在人才培养结束时需要接受企业的检验,但企业似乎对此并无兴趣,很被动,对高职院校分配到本企业的学生不做实质性的指导,在学生毕业到此就业时又对学生的能力不认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合力,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机制急需改善。

    对于工程师的培养同样采用的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且更需要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深度合作。教育部在推进“卓越计划”时,要求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要从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要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这样的要求就确保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所有环节上的参与。企业在设计目标时就能将自身及市场最新的需求考虑进去,确保人才培养的适时性和可用性,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源自自身制定的目标的动力,对学生的指导、培养会更用心、更负责任,也因此到人才培养结束时,学生的各种能力才会有质的提高,企业也乐于聘用这样的人才。在这样的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联合机制中,高校和企业都获得了双赢,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近。但是这种联合机制是在国家实施的“卓越计划”的保护下才能良好运作。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联合机制虽然相似,但由于高职院校运行该机制时缺乏制度保障,所以问题不断、漏洞百出、效果不佳,这也说明了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的联合机制上是成功在望的。

    (五)人才培养师资要求相仿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前提。高职院校因培养目标的特殊,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要求方面强调“双师型”。虽然研究者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不同,但核心是一样的,就是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践指导。只有具备这种双重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实践锻炼的指导。按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50%为合格,达到70%为优秀。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尚未达到此标准。多数院校的理论教师居多,所聘请的企业的兼职教师甚少。

    “卓越计划”中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比较严格,教师不仅要有工程理论基础,还要有企业工作经历,这与高职院校“双师型”的师资要求相仿。更为重要的是,“卓越计划”还制定了改革完善工程教师的聘任、考核制度,要求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时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计划、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可以看出,“卓越计划”中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更注重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种要求不仅仅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师资要求相仿,更是对此的一种超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需要这样的师资队伍,这种师资要求的相仿性为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四、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初步探索(一)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鼓励

    目前,高职院校虽然没有得到实施“卓越计划”的国家授权,但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无缘。上文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都说明了该计划在高职院校开展的未来可能性。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上移化、“卓越计划”实施范围的扩大化与普及化,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和“卓越计划”都会产生很多交集,这势必会使国家考虑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此外,目前“卓越计划”在本科院校实施得较为艰辛,其主要原因是本科院校的学生几乎都是从高中理论课程学习中直接考入的,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一线的实践经历对于“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培养现场应用工程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这就使得“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断层。参照外国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德、美两个工程教育大国对于工程师的培养都是从高等专科学校抓起,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具有实践经历,这符合工程师这种特殊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存在的人才断裂问题,我国已有一些具有发展眼光的学者提出,“卓越计划”应加强多元化的培养意识,探索多元化的招生途径,不应仅从本科层次的院校开始实施,应尝试从职高招生,或与高职院校签订“专升本”协议。如此看来,对于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鼓励、支持是指日可待的。

    (二)高职院校自身勇于探索

    不论国家是否出台相关政策,或者政府何时出台,既然高职院校在借鉴“卓越计划”上对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具备诸多条件,处于发展瓶颈阶段的高职院校就应该勇于探索,将“卓越计划”中与其人才培养上具有相通性的先进理念和方法等借鉴过来,进行初步探索。

    1.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是工程教育的灵魂,也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高职院校要吸取“卓越计划”中的精华,像培养卓越工程师那样,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做到真正面向行业、针对产业、深入企业,完成学业。

    2.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

    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适用于“卓越计划”,更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要像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师那样,让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与企业共生共存,真正做到高职院校面向工业企业办学,工业企业充分依靠高职院校的科技力量提高自身水平。

    3.改革教学方法

    “卓越计划”中的教学方法是服务于工程人才的培养的,是按照工程问题、工程项目等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改革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卓越计划”中的某些研究性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完善师资管理

    高职院校和“卓越计划”对于师资要求相仿,但实施“卓越计划”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却比较高。其原因是“卓越计划”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都形成了制度化。例如,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企业兼职教师、教师评聘与考核等都有很详细的制度进行制约。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实施“卓越计划”也可从完善师资管理方面进行探索。

    五、结束语

    目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从“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来看,虽然高职院校不包括在内,这一事实的形成受政策倾斜、资金限度、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不能实施,不可以借鉴。既然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对自身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又具备诸多可行性条件,那就应该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1.

    [2]汪文敏.台湾“卓越计划”与大陆“质量工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1):24.

    [3]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7,(6):4-8.

    [4]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EB/OL]. http://www.zlgc.org.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6]何莉,朱衍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职业院校工程教育的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11,(2):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