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哈尼族民歌的艺术功能 |
范文 | 杨丽娟 【摘 要】哈尼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得天独厚自然环境造就了哈尼族独特的音乐文化,用歌唱来叙述自己的生活、愿望、感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哈尼族;民族音乐;艺术功能;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03-02 梯田农耕文化诉说着普通人的智慧,也孕育出了一方宝贵的人文风情。古歌是哈尼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哈尼族的传统中,父女不能同台唱歌,而主人公陈习娘打破传统,把民歌艺术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并以此为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要传承下去,需要有心人打破传统有所创新,经典品牌同样需要通过创新来提高其品质。有国外的音乐权威曾断言:“中国没有多声部音乐民歌”,可恰恰在红河州偏僻的江外红河大山深处里的普春,在哈尼族世代传唱的民歌中,就隐藏着如此美妙的艺术珍品,这不仅是红河的民间艺术珍品,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珍品。 一、哈尼族的简介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流传于红河县阿扎河乡东部以普春村为中心的几个哈尼族村落,其流传地区自然环境封闭、交通不便,历史上一直是瓦渣长官的辖域。单一的民族分布格局,以及土司政权长期统治的政治历史背景,使得外来的异质文化始终未能渗透进普春一带,哈尼族多声部音乐等原生态传统文化才得以系统保存下来。该民歌一般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帮腔二种,演唱内容以原生态的《栽秧山歌》为主体,其它的《欧楼兰楼》、《情歌》等为附体,与哈尼族其它民歌相比较,多声部民歌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哈尼族民歌传承的价值 上世纪八十年代,哈尼族音乐得到系统、规模的收集整理,形成了一批专门成果。1983年,全国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学、音乐、舞蹈“三套”集成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启动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系统、全面收集工作。1984年后,红河、普洱、西双版纳、玉溪及哈尼族聚集的县区成立三套集成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内设民间歌曲集成组,开展了为时数年的大规模的调查收集工作。如红河州从1984年到1988年12月,集成办公室及广大音乐工作者历时4年,深入采访146个乡、483个村、12767个社,走访3685位歌手,收集各类民间音乐8400首,其中民歌6275首;总记录2853首,其中民歌2262首。在县市资料卷编印后,形成州市集成卷。1984年后,哈尼族聚集地区音乐集成和音乐资料陆续刊印。《普洱(今宁洱)民间器乐曲选》收入哈尼族器乐曲66首;《绿春县民歌卷》收入哈尼族民间歌曲107首;《元阳民歌卷》收入哈尼族民歌41首;《金平民歌卷》收入哈尼族民歌30首,《建水县民间歌曲集成卷》收入哈尼族民歌14首。1988年,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张兴荣等到红河县调研,确认哈尼族有8个声部存在,引起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1989年,李元庆《哈尼哈吧初探》出版,是系统研究哈尼族民间歌曲的重要理论专著。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中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已采录到8个声部的原生形态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这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已引起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社会生产,尤其是与梯田稻作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它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深藏哀牢山(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系腹地,其传承完全依赖民间歌手,尽管它已引起音乐界、人类学界专家的广泛关注,但长期没有得到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具有多声部音乐综合素质的传承人日益减少,这一宝贵的民间音乐形式正处于失传的边缘。 三、哈尼族民歌类型 传统的哈尼民歌有“拉巴”“阿哧”“批秃”“米威”“阿迷车”“阿呢托”六类。各类民歌不同场合唱不同的诗,所演唱的内容、形式、唱法均不同,各有其妙。 1.拉巴(叙事歌)。 拉巴是诸类民歌中比较严肃、深沉的一种。逢年过节、建新房、红事、白事的筵席上演唱。所演唱的内容有叙事长诗,如哈尼族的历史、沿革、变迁、传说、故事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拉巴的演唱形式为一人主唱,听众伴唱。 2.阿哧(山歌类)。 “阿哧”可分“阿哧哧然”(小山歌)和“阿哧哧玛”(大山歌)两种。 (1)“阿哧哧然”,以歌传情,以轻柔、优美的曲调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恋、山盟海誓等情感。 “阿哧哧然”的演唱形式多为男女对唱,也有只是男青年(或女青年)数人相聚一起演唱,借歌抒发内心郁闷之情。演唱时,一人主唱,先唱出一个专用引句衬词,当引句进到一定高潮时,加入其他伴唱,造成一个自由多声部,然后主唱者进入正题歌词,待歌要告一段落时,其他人又加入伴唱,形成一个悦耳的多声部,曲调优美。 (2)“阿哧哧玛”(大山歌)有独唱、对唱等演唱形式。其演唱内容比较广泛,唱山水、唱花鸟草木、唱风土人情,或借物抒景、或见人思情,抒发内心欢乐、沉闷等种种复杂情感,唱腔高亢激越、豪放爽朗。演唱一般以一个专用衬词开腔,而后进入正词,又以开腔专用词作结束。 3.“批秃“(祭祀类)。 “批秃”是哈尼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烈的原始宗教气息。它在原始的祭祀活动中产生并保留下来,也只有在祭祀活动时演唱。演唱此类民歌的人员范围相对狭小,只限于从事“批秃”的贝玛(祭师)。批秃的演唱,因其包括的门类较为复杂,已经不可能用一种特定的模式加以说明,它的音乐节奏比起其他类别的民歌来说要稳定得多。 4.“迷威”(哭歌类)。 “迷威”可分成“苏眯衣威”和“米煞威”。“苏眯衣威”(出嫁时哭的哭嫁歌),演唱仅限于女子,是女子出嫁时必须进行的一项不可少的程序。有出嫁女哭的,有母亲哭的,有姐妹哭的,有女伴哭的。都是表达母女之间、姐妹之间、女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迷煞威”(伤心地哭,哭丧)演唱不限于女子,有儿女哭的、妻子哭的、丈夫哭的、父母哭的、同伴哭的。逢死人或送葬时必定哭唱,以唱代哭,哭唱融一,表达哭唱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 5.“阿迷车”(儿歌类)。 哈尼族儿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哈尼族民歌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当月明星亮的夜晚,哈尼族寨子的女孩子们三五成群坐在一起,遥望星空,唱起吭腔明朗的儿歌。她们发挥自己天真无邪的想象,寄托无限的向往,唱山唱水、唱人唱物,欢悦动听。 哈尼族儿歌的演唱形式有齐唱、独唱和一句问一句答的对唱。演唱者多为女孩,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一首歌不一定只是一个内容,歌词意思也不一定有连贯性。哈尼族儿歌的旋律明朗清亮,优美动听,是音乐园地的珍品。 6.“阿呢托”(摇篮曲类)。 “阿呢托”直译为“领弟弟妹妹”,也就是领弟弟妹妹时唱的歌,相当于摇篮曲。演唱者在领婴幼儿时以轻柔的歌声安抚使其安静、听话,表达演唱者疼惜的情感。演唱形式为独唱,僅限于女子。其旋律轻柔、悦耳,别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四、哈尼族音乐之美 哈尼族民族音乐还具有乡土美学和民族美学的特点。越是乡土的就越是动人的,审美体验正与万物生长同理,越是贴近土地、阳光和水,便越能孕育出丰硕的成果。哈尼族世代植根于最原始的自然之中,土地、阳光和水几乎是哈尼族生活的全部,也正因此,在哈尼族民族音乐中充溢者族人最为乡土最为原始的美学热情,这种热情源于对自然馈赠的礼赞,也使哈尼族民族音乐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五、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1.民歌与哈尼族性格的形成。 从哈尼族的古歌《斯匹黑遮》《哈尼阿培聪坡坡》等及许多即兴而唱的民歌可以看出其对哈尼人道德的培养、人格的塑造。例如,“七十七个老人出来说话,七十七个老人出来商量,我们还是走吧,嘎鲁嘎则不是哈尼的故乡……”这培养了哈尼族温和柔顺的性格。此外哈尼族热情奔放又不失稳重,这与民歌的内容及其形式不无关系。 2.民歌与哈尼族的人生观。 哈尼族的一生是艰辛的,但不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的人生是顺应自然,顺应天命的,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由于居住环境的封闭,哈尼族没有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宗教的影响,没有佛家的因果轮回转世观念,认为人间只是人生多个驿站中的一个,非常注重今生,努力劳作,不但创造美好生活,而且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哈尼族的处世哲学是中庸平和,与世无争,哈尼族的“送葬歌”《米杀威》中唱到,“……奶奶回去的道路有三条,左边是荆棘丛生的坡路,你不要走,右边是悬崖陡壁的险路,你也不要走,要走中间那宽敞明亮的大路……”这是告诫死者择中路走。类似的还有:“天上的星星不要摘最亮的那一颗,最亮的那一颗是攀不上的……世上的姑娘不要最美的那一位,最美的姑娘已被人踩过了。”这首歌谣在哈尼族中广为流传,几乎人人都能唱。这首歌教给哈尼族的处世哲学是:遇事要折中而行,中庸平和,不能走极端。这些民歌极大地影响着哈尼族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六、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就是指人们参与艺术活动或者欣赏艺术活动满足其审美需要,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同时身心得到放松。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应当使人得到快感。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孙尼子著的《乐记》也提出“乐者乐也”的思想,认为音乐能使人得到快乐,得到放松。 哈尼族生活在高山密林的云南中部哀牢山(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中,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很少或只有单调的娱乐享受,民歌在哈尼族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民歌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重要民俗活动中主要是唱史诗、风俗歌,比如宗教祭祀时摩匹给人们吟唱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等,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从而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是庄严,神圣的;人去世要唱《送葬歌》;祭祖要唱《送鬼歌》,哈尼族认为人去世是回到祖先那里,是件愉快的事,丧事当作喜事来办,这里唱民歌不仅有娱人还有娱神的功能;进行农业生产唱《四季生产歌》,哈尼族认为伴随着歌声,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庄稼能获得好的收成。风俗歌数量繁多,不再赘述。 对哈尼族而言,民歌可以让他们精神上得到放松。亚里士多德说过,“消遣是为着休息,休息当然是愉快的,因为他可以消除辛苦工作所产生的困倦”。在平日里,唱民歌主要是打发时间,放松身心。在田间地头累了,唱首民歌缓解一下;茶余饭后几个人聚在一起边唱边跳,使其精神得到放松,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歌更是少不了,通过歌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活跃现场气氛。可以说民歌是哈尼族的精神粮食。 七、总结 哈尼族是一个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长期散居各地而相互交流很少的民族,却能够保存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没有被周围的环境所同化。这说明了哈尼族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表明了哈尼族的传统音乐舞蹈文化中蕴涵着一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创造精神。独特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哈尼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是受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影响形成的思想状态和精神气质。这种心态、思想状态和精神气质是哈尼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是族群内在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哈尼族文化的主体结构经历了数次嬗变与转型,对其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心态、思想状态和精神气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由此可见,哈尼族群体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相当险恶的历史条件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哀牢梯田文化的同时,还以其独特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音乐宝库。 参考文献 [1]李元庆.中国云南哈尼族民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2]中央民族大学哈尼族研究所,中国哈尼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