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范文

    伏宗国

    【摘要】数学作为我国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重点也由学生的考试成绩转移到了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上来。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本文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有效性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119-02

    引言

    区别于其他基础类学科,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更为庞大复杂,公式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班级内部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不高极大地增加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概念,形成规范性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实际解题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因素

    (一)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依旧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的教师居于绝对支配地位,全程的讲解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理解学习,没有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前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授课时都是采用知识概念的提出、例题的讲解以及试题训练等三部曲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并缺少创新性,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数学教学内容过于学术化,缺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和数学知识的灌输,教师在教学时过于依赖数学教材,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过于学术化和理论化,反而忽视了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践应用性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严重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好奇心旺盛的时期,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過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想象的动态图像,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生动想象的太阳系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产生日夜时间和年月变化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单位转化关系和相应的知识。

    (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授课,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师占据绝对支配地位的状况,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授课,实现师生主动权的互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以及三角形的种类和边长之间关系等知识录入教学视频中,便于学生自主观看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解之处向教师提出,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解答和深层次的知识讲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合作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技能,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活动,将学生进行相等人数的分组开展数学探究学习活动,在合作交流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活跃课堂学习的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前后座的四人小组,对抛硬币和掷骰子的次数与结果进行数据记录和统计,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将生活实例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性的学科,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数学元素以及数学原理的应用设计,为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

    例如:在“克、千克、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秤和表盘秤作为教学辅助用具对生活中的各种实物进行重量的称量,苹果重量150克,一个西瓜重量为5千克等,将克、千克、吨等单位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并增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晓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5):121-122.

    [2] 唐剑锋.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09):101-104.

    [3] 苏玉鑫.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75-76.

    [4] 周志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才智,2015(11):97-9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