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初一超重男生的运动处方研究
范文

    【摘 要】选取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男生374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研究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基本统计描述,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归纳与演绎出适合初一超重男生的运动处方,并将运动处方付诸实践。

    【关键词】超重;运功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34-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摄入营养素增多,运动量减少,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小胖墩”现象较为普遍。在“全员育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和帮助超重男生通过运动处方的形式学会改变自身形态,强健体魄,积健为雄,形成“育体育精神,炼健康体魄”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从而稳步推进“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素质提升工程”。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选取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男生374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部参加国家体质监测,身体健康。

    2.关键词界定。

    (1)超重。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规定,初一年级男生的体重指数①(BMI)(单位:千克/米 2)取值在21.9~24.5范围内即为超重。

    (2)运动处方。

    所谓运动处方,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三、研究成果

    1.形态指标:身高与体重。

    根据体重指数(BMI)将学生的身体形态分为正常、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四个量级,从初一年级选取的374名男生中,14.2%的男生属于超重现象,15.5%的男生呈现肥胖状态,两者之和几乎近1/3男生超出了人体正常形态范围。

    2.生理机能指标:肺活量。

    研究发现,正常学生肺活量的不及格率约为8.33%,超重和肥胖学生肺活量的不及格率约为8.11%,两者的不及格率相差不大;正常学生肺活量的优秀率约为17.92%,超重和肥胖学生肺活量的优秀率约为19.82%,后者的优秀率略高于前者。

    由对称度量表得出,按区间Pearson的R值等于-0.012,按顺序Spearman相关性的值为-0.005,数据反映了体重指数与肺活量之间存在极弱负相关或无负相关的关系,即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肺活量反而愈好或者兩者无相关关系。

    3.身体素质指标。

    (1)50m跑。

    研究发现,正常学生50米跑的不及格率约为0.42%,超重和肥胖学生50米跑的不及格率约为1.80%,两者的不及格率相差不大;正常学生50米跑的优秀率约为90.83%,超重和肥胖学生50米跑的优秀率约为76.58%,前者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前者,两者之间相差近15个百分点。由统计数据得出超重和肥胖学生50米跑的起跑反应能力和快速跑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学生。

    由对称度量表得出,按区间Pearson的R值等于0.226,按顺序Spearman相关性的值为0.210,数据反映了体重指数和50米跑之间存在弱相关的关系,但是关系并不显著。

    (2)坐位体前屈。

    研究发现,正常学生坐位体前屈的不及格率约为13.33%,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不及格率约为15.32%,两者的不及格率相差不大;正常学生坐位体前屈的优秀率约为4.17%,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优秀率约为3.60%,两者的优秀率同样相差不大。

    由对称度量表得出,按区间Pearson的R值等于0.047,按顺序Spearman相关性的值为0.050,数据反映了体重指数和坐位体前屈之间存在极弱相关或无相关。

    (3)一分钟跳绳。

    研究发现,正常学生一分钟跳绳的不及格率约为20.08%,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不及格率约为34.23%,两者的不及格率相差14个百分点;正常学生一分钟跳绳的优秀率约为2.92%,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优秀率约为1.80%,两者的优秀率相差不大。

    由对称度量表得出,按区间Pearson的R值等于0.073,按顺序Spearman相关性的值为0.077,数据反映了体重指数与一分钟跳绳之间存在极弱相关或无相关。

    (4)一分钟仰卧起坐。

    研究发现,正常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不及格率约为5.83%,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不及格率约为18.92%,两者的不及格率相差13个百分点;正常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优秀率约为7.08%,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优秀率约为0,两者的优秀率相差7个百分点。

    由对称度量表得出,按区间Pearson的R值等于0.243,按顺序Spearman相关性的值为0.237,数据反映了体重指数与一分钟跳绳之间存在弱相关的关系。

    (5)50米x8往返跑。

    研究发现,正常学生50米x8往返跑的不及格率约为14.17%,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不及格率约为34.23%,两者的不及格率相差20个百分点;正常学生50米x8往返跑的优秀率约为29.17%,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优秀率约为12.61%,两者的优秀率相差16个百分点。

    由对称度量表得出,按区间Pearson的R值等于0.243,按顺序Spearman相关性的值为0.234,数据反映了体重指数与一分钟跳绳之间存在弱相关的关系。

    4.各指标数据对运动处方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形态指标、生理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三项指标中,只选取身体素质指标分析其对运动处方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坐位体前屈项目对运动处方的指导意义不大,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x8往返跑对制定运动处方中运动项目、运动负荷等的选取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具体意义在于应该发展超重男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以有氧运动为主要运动方式。

    四、制定针对初一超重男生的运动处方

    根据科学性、趣味性、可行性和多样性等原则制定初一超重男生的运动处方如下:

    每周锻炼4次,每次40min(准备活动5min,基本部分30min,整理活动5min),持续进行8周锻炼。每次锻炼由学校专人负责指导,安排在下午第七节课后体育活动时间进行。运动处方锻炼的强度用脉搏进行监控,设定基本部分平均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

    注意事项:

    ①运动处方的内容安排及难度应充分考虑初一超重男生的运动能力和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围绕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或单项素质锻炼,或两项素质结合锻炼,或多项素质组合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要锻炼内容,同时注意运动场地及器材尽可能简单,提高锻炼的可行性。

    ②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运动处方的内容应注意形式多样,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中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③除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外,其余时间均按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体育教学及身体锻炼。

    注:

    ①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参考文献

    [1]张琴,曾芃等.初中生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与应用[J].体育学刊,2002,9(1):87-90.

    [2]叶小明.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发运用运动处方的研究[J].科技信息,617-618.

    [3]黄玉山,邓树勋等.中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应用研究[J].体育学刊,2003,10(6):90-93.

    作者简介:谢剑忠(1985-),男,山东泰安人,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