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组织课外社团活动,体现社团活动魅力 |
范文 | 陈建琴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构建校园文化受到了众多学校的青睐。在初中校园文化中,学生社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初中生幸福感和对学校认可度的重要途径。初中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其交际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积极意义。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高中社团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生社团;有效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96-01 音乐社团活动是去年才出现在我县中小学中的,属于新兴形式。因此学者们对音乐社团活动的研究较少。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论文及期刊杂志进行搜索和整理,可以看出,与音乐社团活动相关的学术性论文少之又少;而且研究者大多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少有教育专家学者。经整理,发现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研究分别是从现状、音乐社团与课堂教学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的。 一、器乐教学丰富了课堂内容 以往的音乐课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老师不断地重复那些枯燥的乐理知识,单纯地训练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学生机械式地学习,毫无乐趣,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学生喜欢唱歌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老师教得累,学生学的也累。那如何在改变这种内容单调、方法简单的传统模式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中获得知识呢?我觉得器乐教学给原本单一的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教材中有很多曲子很适合让学生进行简单器乐的演奏。例如,《雪绒花》这首优雅平和的曲调,用竖笛吹奏非常好听,再加入一些打击乐器配上相应的节奏就更加丰富了。这样不但活躍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真正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器乐教学让学生们更有自信心 其实竖笛作为课堂乐器,学起来并不难,关键还是指法的熟悉过程,需要多吹多练习。可是孩子们的耐心是有限的,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呢?在简单的练习曲后,我就选了两首孩子们喜欢的歌曲《丰收锣鼓》、《上学歌》让他们吹奏,听着熟悉的乐曲,孩子们也不觉得枯燥无聊了,反而有种成功感,甚至那些以前的“捣蛋鬼”也放下了小动作,跟着认真练习起来。见此情况,我马上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刚开始,他们还感到难为情,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定格为乐感差,不受音乐老师喜欢的一类。可是渐渐的,他们转变了,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得谦逊了、配合了,在器乐学习中更是认真勤奋了。他们不只用到竖笛,还用到了钢笔﹑尺子等做乐器来丰富乐曲。当我时不时请他们来表演时,他们的表现更是让我、让全班同学吃惊,他们居然比那些公认为有音乐细胞的同学还表现得好,这不是不说是器乐课给了他们发现自己才能、表现自己水平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参与的乐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三、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习音乐的重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程就形同虚设,没有兴趣作基础,音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器乐教学中主要是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随着民族音乐的渗透,葫芦丝﹑古筝这些民族乐器也被引入课堂乐器的演奏教学。同学们拿到这些乐器就会吹一吹,弹一弹﹑敲一敲,乐器发出的新奇声音使他们对乐器充满好奇,同时也渴望能掌握这门乐器,这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希望能够用它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教师精心完美的示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也至关重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进入角色,把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信心,迈入器乐学习的大门。 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技能训练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如何使学生将盲目对乐器演奏的新鲜感转变为持久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呢?除了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如小小演奏会,采用多种形式演奏,增强学生对乐器的热爱,也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合奏中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技能练习,体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同时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 五、器乐学习可以增强大脑的发展 科学实践证明,演奏乐器有助于右脑的发育,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乐器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手指的触摸动作来完成的,同时也离不开手、足、眼、口、脑等多种器官的协调活动,激发了大脑的整体协调能力,使其更加机智敏捷。目前普遍注重左脑的逻辑思维推理的发展,而忽视右脑的发展。美国脑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脑细胞组织进行了切片观察,发现其“棘突触”比普通人多,这与他从小弹钢琴、拉小提琴有关,这些音乐活动发展了爱因斯坦的音乐脑,即右脑,从而给他创造了最佳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灵感,使他勇于创新并取得伟大成就。因此,新世纪呼唤“全脑教育”,呼唤创新人才。 六、像歌唱一样去演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之美 器乐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器乐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我们只是通过器乐这种介物来表达和体验音乐,所以,在演奏乐曲时必须理解乐曲,运用自己的想象深入体会作品的感情,经过自己的二度创作,与作品产生一致的感情共鸣,把它用乐器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在理解音乐形象,感受乐声之美中,增强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反过来,这些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的积累又对学生在演奏中技能技巧的完善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作用。 总之,器乐教学是很好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技能,在器乐演奏中表现音乐,不断获得表现音乐的兴趣,接受美的滋润与熏陶,必将更快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音美艺术拓展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WW[2018]GH172)撰写的论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