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升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
范文 | 李丽霞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深入,中职体育教学也在增强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中职体育院校来说,其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是的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和健康等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对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当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22-01 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课堂教学是中职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如何有效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确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其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高,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个人意志,促进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开展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课堂的原则 1.实际性原则。 对于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对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开展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其往往将体育教学作为专业技能教学的辅助性内容,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增加,但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是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重要阻碍。对此,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环境和条件等,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引进资源和设备等,以实际性原则对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性提高。 2.适应性原则。 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其自身需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适合其长远发展的目标。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情况进行统计,从学生的角度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通过个性化的对策对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需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等进行整合,制定最佳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互动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开展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其自身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心,对于学生的问题积极进行指导,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将体育活动中的必要动作和技巧等教授给学生,课堂教学中避免一言堂的出现,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需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中职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对策分析 1.个性化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引进。 对于不同的学生,其身体素质和性别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一些学生的兴趣不高,若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顾虑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得教学有效性存在着缺失。对此,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将所有的学生照顾到位。首先,教师需要对所有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充分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层次划分,方便后续安排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像长跑练习,男生和女生之间的体能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安排1500m和800m两个长跑项目,防止女生因难以完成任务而出现压力较大或者体力不支等问题。另外,教师还需要对不同学生的体育爱好进行掌握,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征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2.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 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体育技能和体育文化等方面,其中的部分内容由于教学过于枯燥,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积极性不足,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前期主要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构建小组两种模式,师生合作模式指的是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像在进行排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展排球演练,亲自为学生进行动作和技巧等的演示。而对于生生合作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等,然后按照优带差和体能互补的方式进行分组教学和实践。 3.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 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中职教师在开展激励机制教学的过程中,其需要灵活运用其中的技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一,教师在开展激励机制教学時,其需要避免使用命令或者生硬的指示语发布任务,这样会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行打击。通过温和鼓励的语言,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避免学生的心理压力等。第二,对于体育课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需要用激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赞扬,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批评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鼓励学生对其加以改正。 三、总结 综合上述所说,对于新课改下的中职体育教学有效性,其需要遵循相关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此外,有效性教学的开展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开展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欧奇明.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6):22-23. [2]韩奎英.中职体育教学目标与有效性课堂打造分析[J].职业,2018(23):122-123. [3]方俊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创新研究[J].职业,2018(13):46-4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