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范文 | 张敏 黄新娜 华春川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75-01 一年级下册第5课 教学目标: 1.会写“间、网”2个生字。 2.认识儿歌特点。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会写“间、网”2个生字。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认识儿歌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戏说动物 二、初读课文,熟读生字 三、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四、交流方法,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指名以“谁在哪里”的句式说话。 二、精读课文 一、研读,理解词句,体会儿歌的结构、音韵美和语言美 1.看图说说,小蜻蜓和小蝴蝶在哪儿做什么?读第一句,戴蜻蜓和蝴蝶头饰的同学表演它们的活动情景,理解“展翅飞”和“捉迷藏”,感受其欢快。 2.说说蚯蚓和蚂蚁在哪儿做什么?读第二句,戴蚯蚓和蚂蚁头饰的同学表演活动情景,理解“造宫殿”和“运食粮”,感受它们的勤劳、团结。 3.读第三句,表演,理解词句,体会其忙碌。 4.把儿歌中的“运食粮”换成“运粮食”对比读,初步感受要押韵才好,齐读,把韵脚读得稍响亮一点,体会音韵美;拍手读,读出节奏。 5.质疑,引导理解。 根据质疑情况引导理解“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 6.想想、说说儿歌的句式与刚才我们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 明白儿歌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所以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好听。 二、拓展运用 1.仿写句子: 蜻蜓展开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 蚂蚁( )在地上( )。 小鱼( )在水中( )。 2.想想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有什么活动特点?(适度模仿续编儿歌) 四、学习生字 1、找出两个长得像的生字宝宝。(“网”和“间”) 2、怎么记住它们?相机出示会意字“间”和象形字“网”的甲骨文,老师适度讲解。造字法:“网”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张渔网的样子。(课件出示) 3、指导书写。网:“门”略宽些,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是两个撇、捺点,两个“ㄨ”略偏上,长短、宽窄相同。 4、學生写生字,评价。 总结板书: 学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这六种小动物有什么活动特点?(总结出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记一记。) 蜻蜓展翅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执教教师: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 张敏(春城教学名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 华春川(五华区骨干教师) 评课教师: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 黄新娜(春城教学名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 安宏 蚂蚁 摘自《三字儿歌》 主编:童茗 小蚂蚁,了不起, 搬座山,回洞里, 咿呀嘿,咿呀嘿, 原来是,一粒米。 小朋友,你觉得蚂蚁了不起吗?为什么? 壁虎 摘自《三字儿歌》 主编:童茗 小壁虎,功夫高, 爬窗户,上树稍, 东看看,西找找, 灭害虫,有功劳。 小朋友,儿歌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到吗?还有一些表示动作的词有哪些?请你圈出。 螳螂 摘自:《小动物儿歌集》 作者:林良(台湾) 螳螂螳螂 你是一个武术大王 你的身体又瘦又高 手上拿着两把大刀 你走路的样子很威武 像电视里的大刀王五 你穿着关公一样的绿袍子 只差下巴上没有胡子 不对 不对 不对 你根本不像关公 你的脸没有关公那么红 小朋友,螳螂长什么样?你能找出文章表示颜色的词吗?想想这两个词有什么关系? 花蝴蝶 摘自《小笨熊认知书3》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崔钟雷 小蝴蝶,真漂亮, 花丛中,飞舞忙。 抖翅膀,传花粉, 爱劳动,美名扬。 小朋友,儿歌中表示动作的次有哪些?你爱劳动吗,在劳动中你会做哪些动作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