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
范文 | 罗桃红 【摘 ?要】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中抽取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肺弥散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功能指标、肺弥散功能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放射治疗方式,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值得予以运用。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肺功能;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4.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0265-01 由于中晚期肺癌患者对手术不耐受,所以在治疗该类患者时普遍运用放射治疗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也为现阶段胸部肿瘤临床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主要是变化靶区剂量的不均分布,下降靶区内射线照射强度,同时确保剂量的合理分布,让靶区之中的任意一点均能够处在合理的剂量情况下,尽可能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然因肺为辐射敏感器官,容易受到肿瘤部位、照射剂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致使放射性肺损伤在当前仍难以有效防范。对此,本文主要研究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中抽取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7.7±6.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6.9±6.5)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调强放射治疗,其主要内容体现如下:运用CTT模拟定位,首先确定好肿瘤靶区和所涉及到的器官,向外扩散约7毫米当作靶区,在靶区前后左右逐一扩张约5毫米,上下约扩张10毫米,当做计划靶区。若存在脊髓组织处在外扩靶区之中,则应适度加以调整[1]。运用同期加量整合技术这一处方,计划靶区实际剂量约在1.8~2.0Gy/d,5d/周,进行25~30次,患者双肺肺组织到达10Gy,占據其肺低于40%,肺组织到达至30Gy占患者全肺低于18%[2]。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分为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四项指标。②观察两组患者肺弥散功能指标。分为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泡弥散量二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调强放射治疗方式为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一项重要方式,然在运用此方式后,却难以避免会对患者的肺组织造成一定损伤[3]。在结束调强放射治疗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肺功能会产生一定变化,肺弥散功能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能够当作间质性肺炎产生的一项敏感指标。在整个治疗期间,需多加监测患者肺弥散功能的实际变化情况,以便对患者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 肺弥散功能主要指的是气体经过肺泡与毛细血管壁加以气体交换的整个阶段,肺弥散功能在于肺泡毛细血管壁的实际厚度,肺泡的面积和血红蛋白等。其主要机制在于患者在进行调强放射治疗之后,毛细血管膜会由于放射性刺激而产生变性,丧失组织功能和结构,致使弥散距离加大,呼吸膜加厚,下降了气体的弥散速率,也使得肺泡活性物质分泌降低,实施气体交换时的有效性面积变少,使得通气血流比值处在失调的状态中,严重下降肺弥散功能。 以往所运用的常规放射治疗方式存在剂量偏高的心肺暴露与不均的剂量分布情况,因而难以对于患者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4]。在运用调强放射治疗方式之后,则能够使剂量分布获得均匀性,降低心肺剂量,增强放射剂量分布的实际匀称性,能够下降肺、以及心等器官的放射剂量及对这些器官的损伤,同时还利于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概率。 在运用调强放射治疗方式后,能够有效满足肿瘤床所需要的剂量需求,还利于改变以往的放射治疗形式,缩短整个治疗时间,节约患者的治疗费用,这也利于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依从性。 总之,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尤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以及肺弥散功能指标,从而对患者产生最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舒婷,姜仁伟.调强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名医,2020(02):88. [2] 徐升,张军宁,甘广辉.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31(08):835-839. [3] 邹喜,陈金梅,洪金省,郭飞宝,蓝林臻,张纬建.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体积大小对调强放射治疗肺剂量体积参数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04):413-418. [4] 耿旭红,尹希,梁续飞,杨华,巩晓红,郭丽娟.中晚期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7,57(06):40-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