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培养 |
范文 | 陈少芳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可以形成积极的体验,更好地理解文章。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的一些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化底蕴;视野 《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进而实现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提高认识,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学生在阅读中要活跃思维,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实现有效的阅读。 一、音乐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阅读前给学生播放一段歌曲,用歌曲来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学习《慈母情深》时,就可以给学生播放《母亲》,让学生感受母亲默默无闻的付出,通过生活中的细节使学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爱,从而感恩母爱;在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可以先播放《黄河颂》,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初步感受黄河的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歌曲使学生融入到了教学情境中,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进而带着强烈的欲望进行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带着兴趣就会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参与过程,分角色去阅读 小学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有些是可以促進学生通过分角色的方式来进行阅读的,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章中的内容和主人公来给学生分配角色,使学生可以以阅读文章中的人物的角色来进行阅读,从而更好地融入到阅读中,在参与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例如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魔鬼的狡猾凶恶,感受渔夫的聪明智慧,进而形成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认识到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学习《去年的树》时,鼓励探究体会鸟与大树之间诚挚的友谊;学习《中华少年》时,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表达出的浓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会站到不同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情感,进而融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中,更好地理解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态度,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三、个性阅读,明确文章主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并且通过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来形成深刻的理解和全新的认识。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提炼出文章的主题和所反映的思想。学生要结合不同的要求通过快读、查读、细读、精读、跳读等不同的方式阅读,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例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想想课文怎样分段,哪些部分是描写红军战士夺桥的。任务驱使学生对文章进行略读,了解文章一共有几个段落,探究每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大概意思,并对文章进行科学分段。当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段落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第一段进行细读,分析: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泸定桥走不可?并且鼓励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通过抓词和句子来体会当时的情形。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会理解到大渡河水流的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泸定桥可以通过。当学生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理解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跳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思考:文章头尾是什么关系?问题本身就是文章中两个相隔很远的部分,教师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跳读的方式重温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一步加深认识和强化理解。通过学生的阅读,学生会认识到文章开头和结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理解,达到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目的。 四、批注阅读,提高语言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学,而不是“授之以鱼”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习惯进行批注,在阅读中养成自主、探究的阅读品质。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会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的阅读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通过一定的标记和符号进行记忆,获取、筛选、组合信息。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战士们在接受任务后痛击敌人的情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划出班长马宝玉的表现是怎样的,副班长、宋学义、胡福林、胡福才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这样学生就会认真阅读,并且划出要点,如班长的“沉着”;副班长的“吼”,“满腔怒火”;宋学义抡起了胳臂扔手榴弹;胡福林、胡福才也毫不示弱,“绷”,“全神贯注”,通过这些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战士们的形象变得生动鲜活,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了战士 的勇敢,共同痛击敌人。恰当的标注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找到更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增加阅读兴趣的好词好句。 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多从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上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可以掌握阅读策略,进而在主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会增长自己的知识积累,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了解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就会主动阅读,通过不断地阅读培养阅读习惯,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邱醒仙.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S1期 [2]邵雪华.小议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6年12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