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零起步识字与读写同步发展”策略探究 |
范文 | 潘正帮 张祥珍 【摘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苗族地区乡镇区域小学识字教学的“瓶颈”,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尽快地跨越识字关,尽早阅读和写作,成为摆在当地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文在顺应本地区儿童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基础上,以“三三一制”教学模式为核心,不断优化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识字与读写能力得到了协调发展。 【关键词】零起步? 识字? 读写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33-01 苗族地区乡镇区域小学的生源大多来自附近农村,且留守儿童占据了相当比例。许多孩子未上过幼儿园,在上小学前的识字量几乎为零,给识字与读写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困扰。为了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语言发展高峰期尽快跨越识字关,尽早阅读与写作,我们开展了“零起步识字与读写同步发展”研究。 一、创建独特的“三三一制”教学模式 “三三一制”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习作分为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均通过三组对立统一的途径来完善教学效果: (一)识字教学的“三缓三冲” “三缓”指的是,缓解入门速度、教学进度与教学要求。这里的孩子起点低,有的甚至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降低坡度,让学生有一个比同龄儿童稍慢点的适应过程。 “三冲”指的是,冲破常规,冲刺积累,冲刺目标。孩子在入学前已经落下了一大截,入学后因适应慢又落下了一截,就需要“三冲”来填补。首先要冲破常规。变“先识字后读书”为“边读书边识字”,促使学生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协调发展;其次是冲刺积累。教师要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他们扩大汉字积累;再次是目标冲刺。每个同学都可为自己制定一个星级目标,先通过星级目标的自测发现差距,然后努力让自己达标,最后由老师考核,对达标者予以鼓励。 (二)阅读教学的“三分三合” “三分”指的是,分段训练,分层要求,分类测查。 分段训练:即指按年级段进行侧重训练,一二年级重点指导读好词语和句子;三四年级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五六年级重点指导快速阅读,多看课外书。 分层要求:阅读教学分层要求,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给予公正评价、适当激励。 分类测查:主要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预读两类进行测查。從阅读数量、阅读理解等方面制定评价制度,用以测查。 “三合”指的是听读结合,读讲结合,读演结合。 听读结合:不仅仅是听语流语感,听感情朗读,更是听普通话的发音。除了课内的听读结合,还有课外听读结合。 读讲结合:如每周听一个成语故事,听几遍后就跟着读,然后到学校说给同学听,每周抽点时间让同学们交流分享。 读演结合:将课内或课外读物编成课本剧进行比赛表演,考评的重点不在于看艺术价值,重在看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三)作文教学“三扶三放” 起步搀扶:从孩子刚入学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在日常交往中训练口头表达。待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后,就进行写话训练,从扩写到仿写,一步步引导学生。 因人而扶:一是差生必扶,主要帮助他们将句子写明白。二是优生重扶,多给他们开小灶,对他们的作文进行详批详改。三是携带中间。要培养学生默读或朗读自己习作的习惯,教师再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讲评,让更多的学生在听中领悟,在练中自改。 关键处扶:主要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适时渗透一些写作小技巧,并及时进行仿写小练笔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放”指的是,放大时空,放手练笔,放宽要求。 放大时空:主要指导学生学会留心生活,留心身边的环境,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搜集和积累习作素材。 放手练笔:教师可以在忠于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拓宽渠道指导学生练笔。 放宽要求:主要是对各年段的具体要求之间给予弹性的空间,并非降低要求或是提高要求。 (四)一制 即分别为识字、阅读、写作三个板块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 二、打好识字基础 (一)打造地方特色课堂 在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功能,以辅助识字教学。如:教学“扫地”,教师板书时,在这个词的上面标注汉语拼音(Sǎo dì)而在这个词的下面则标注(苗音:Qi da)。同时,配上图片,让学生看图识字,又展开一些游戏活动进行巩固识字。目的是让学生易学易记,兴趣盎然,识字难关也一步步被突破。 (二)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识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文字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合在一起教。”学生家中吃的、穿的、用的等,蕴藏着大量的识字素材。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帮助学生把家里的物品都贴上标签,如在电视机上贴上“电视机”等。 三、将识字与读写有机结合 随着课堂识字量的增多,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收集好词好句,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看图写话、自编故事、写日记等。然后听写教师自写的范文,或书报上的一段话。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画一画,写一写”。学生在从仿到练的过程中,思维更加开阔,表达也顺畅起来。 为了将识字与读写有机结合,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利用课文,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既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又促进读写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安排一些活动,比方现场作文赛、汉字听写大赛、演讲比赛等,激励学生多练多写。 “三三一制”教学模式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前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其学习语文的信心,符合儿童教育心理学原理,满足《语文课程标准》对各段教学的目标要求,是一个针对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以这一教学模式为核心,实施“零起步识字与读写同步发展”,极好地激发了儿童的识字兴趣,优化了识字教学,使学生识字与读写能力得到了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李吉林著) [2]《作文循序教学法》(包全杰等著) [3]《字理识字教学》(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国均著) [4]《语文课程标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