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父亲,请不要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缺席 |
范文 | 张会利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父爱缺失家庭高中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我们通过心理健康课、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团体与个案辅导、定期向家长微信群发送家庭教育资料等途径,探索出了解决父爱缺失家庭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父爱缺失家庭? 高中生? 心理问题?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父爱缺失家庭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省教基研[2017]776号,课题立项编号JCJYC1717250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8 ?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4-02 现代家庭教育研究表明: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生命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而父亲是力量的象征,安全的化身。但迫于生活的压力或工作的需要,甚至受错误思想影响,有些父亲远离孩子的生活,甚至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长期缺席,很少给予孩子父爱。父爱的缺失到底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以此为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我们随机抽取了我校2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77份。277名学生中有98人来自父爱缺失家庭。父爱缺失家庭子女在我们随机抽取的学生中所占比例35.4%。调查显示,父爱缺失家庭子女与父亲的关系很好的较少;遇到困难时经常觉得无助,常常感到自责;面对感人事情,缺乏共情,较难被感动;不能合理调控不良情绪;对未来感觉迷茫的较多。 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我们对部分父爱缺失家庭的学生进行了SCL-90测试,结果表明,他们中相当部分在心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惊恐、偏执和敌对等。 课题组通过心理健康课、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团体与个案辅导、定期向家长微信群发送家庭教育资料等途径,对父爱缺失家庭高中生突出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进行了有效探索。 1.强迫:无条件接纳——消除焦虑——转移注意 强迫往往伴有焦虑和恐惧。陷入其中的人常常坐卧不宁,心烦意乱,缺乏安全感。 (1)无条件接纳 接纳不代表接受,也不代表内化,它是一种承受状态。对有强迫表现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无条件接纳,接纳他的一切,包括情绪和行为。 (2)消除焦虑 强迫是过度焦虑的一种表现。若想改变强迫观念或行为,就要想办法消除焦虑。身心放松、分目标循序渐进的适应情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焦虑,从而减轻强迫。 (3)转移注意 出现强迫主要是因为我们注意力过分的集中在了某一个点上,消除强迫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分散聚焦点。 2.抑郁:理解尊重——激发内生力——重塑目标——引导行为 抑郁是以情绪异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情感问题。长期的抑郁不但会导致失眠和焦虑,情绪差,还会有许多躯体化的症状,如食欲减退,胸闷头晕等。 (1)理解尊重 对于有抑郁倾向的人来说,不被理解是最痛苦的。理解他们的情绪,尊重他们的感受,能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接纳。 (2)激发内生力 对于有抑郁情绪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带他一起听音乐,一起阅读,一起进行有氧运动,一起参加团体活动等方式,激发他的内生力,引导他在生活、学习中逐渐恢复该有的青春活力,重燃生活的希望。 (3)重塑目标 有抑郁情绪的孩子往往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目标。帮助他们重塑目标,是引导他们走出抑郁情绪的关键。重塑目标可通过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回自我,树立自信等方式来实现。 (4)引导行为 行为的改变是最终的落脚点。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的行为。一开始,要明确地告诉他们具体的做法,在执行过程中再加以引导,使之少走甚至不走弯路,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3.焦虑:接纳——倾听——释放 对于有焦虑的孩子,我们要做到接纳性的真倾听。接纳他的情绪,倾听他的心声,理解他的感受,让他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焦虑自然也就得到了缓解,甚至消除。 (1)接纳 要想帮助有焦虑的孩子,我们首先得学会接纳。在个案辅导中,课题组成员对有焦虑的孩子,在接纳他们后,为他们提供交流途径,如面对面谈心、留纸条、QQ或微信语音通话与留言等,老师们从心底认可和接纳他们。 (2)倾听 认真、耐心、不加评论地倾听是使人感到被接纳的一种方式。老师的倾听虽然一时还不能帮助孩子消除所有的烦恼和担忧,也不能帮助其解决家庭问题,但能耐心倾听,让孩子充分倾诉,这本身就可以让孩子消除一部分焦虑。 (3)释放 当人烦恼、忧郁、苦闷时,尤其渴望他人的理解和疏导。此时,如果我们提供机会,让他把闷在心里的苦闷宣泄出来,然后进行疏导和指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他释放情绪。 4.人际关系敏感:信任他人——树立自信——技巧引导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紧张,他们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 (1)信任他人 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而要得到他人对自己的信任,首先得信任他人。信任他人,是一种勇气,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它会让人感受到温暖、和谐,从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树立自信 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大多是因为胆怯、退缩导致的,树立自信心是战胜胆怯的法宝。与人交往时,先做好心理准备,相信自己能够与人友好交流,比如在心底默默地说“我可以,我能行!”等积极的心理暗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