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讨急诊抢救药品规范化管理的使用情况
范文

    甘静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药品规范化管理的使用情况。方法:于2017年1月在急诊科的药物管理工作中建立并应用抢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案,将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实施药品规范化管理后和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未实施药品规范化管理两时期的急诊科抢救药物管理情况开展分析比较。结果:实施后急诊科医护工作质量比实施前的评分显著提升(P<0.05);实施后急诊科医护工作的差错率、投诉率相比于实施前有了显著下降(P<0.05);实施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急救工作及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和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在急诊科的药物管理工作中使用能保证急救药物均在有效期并科学、正确、有效地保管及应用,从而有效避免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保证急诊工作效率,提升医护工作质量,避免医护纠纷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情况。

    【关键词】使用情况;急诊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2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第一站,急救藥品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必需品,在诊疗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1]。急诊室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首要场所,因此急诊室的抢救药品及器材是否随时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是否方便使用,工作人员是否知道抢救药品的位置、数量、性能及使用方法,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2]。通常院前急救对象的病情危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急救器材、药品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院前急救的顺利、有序开展。对急救车、急救药箱等进行规范、系统、科学管理,能够保证急救车及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对保障急救患者的转运安全,提升急救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3]。

    1 方法

    1.1 方法

    于2017年1月在急诊科的药物管理工作中建立并应用抢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案,主要方案建立及实施内容如下。

    1.1.1 分类定位,摆放编号

    对抢救药物根据其药理功能进行分类,按类别摆放于急救车中,并对其按顺序编号贴于药品盒上方,设置示意药品编号、位置的基数卡与点物本夹于同一个文件夹内。把全部抢救药品的剂量,批号,有效期备注在抢救药品清单上,为护理人员讲解药品规范、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性。

    1.1.2 科学取用,严格核对

    进行抢救时,取出所需药盒于操作台专门设置的治疗盘中,以取用药品和处方备查,下班前由当班护理人员进行二人核对、补齐基数、定位放置。保证药品在药品盒中按照从左到右,批号由旧到新的顺序放置,取药时则从左侧取药。对于新急救药品的生产批号不同于包装盒时,则在盒上清晰标注出新批号、失效期等内容。

    1.1.3 定时清点,逐级监管

    交班时,对基数盒按照编号开展清点工作,由当天早班对药品开展逐支检查,对药品的数量、字迹清晰度、有效期限、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在“抢救药点物本”上记录。管理员每周开展一次检查及记录,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由护理部进行每月抽查。并对临期药物在“抢救车点物本”中予以记录,提前有限期1周丢弃药品。

    1.2 观察指标

    由急诊科护士长及管理人员等急诊科急救中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开展定期的调查评估,记录、分析抢救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案实施前后急诊科医护差错、纠纷情况,并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急诊科医师对工作及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开展分别调查(满分100分):非常满意(>80分)、比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3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2.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急诊科医护质量比较

    实施后急诊科医护工作质量由实施前的评分(74.16±4.87)分显著提升至(84.27±5.45)分(χ2=5.18;P<0.05)。

    2.2 实施前后急诊科医护工作差错及投诉情况比较

    实施后急诊科医护工作的差错率、投诉率相比于实施前有了显著下降(P<0.05),见下表。

    实施前后手术室医护差错及投诉情况比较

    2.3 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急救工作及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和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P<0.05)。

    3 讨论

    急诊科抢救药品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工作质量,还与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护患纠纷的发生有潜在关系,过期、无效、保管不当的药物一旦使用,轻则危害患者健康,重则危及患者生命,药物管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医院的综合形象及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重视药物管理工作。本研究中实施后,急诊科医护工作质量比实施前的评分(74.16±4.87)分相比,显著提升至(84.27±5.45)分(P<0.05)。药物的固定放置,配以醒目的标识,让护理人员在保证取药速度的同时保证取药准确,而药品日期、批号、质量等情况的每天、每周、每月的逐级检查也避免药物过期的情况,保证药物质量,因而为患者赢得救护时间并避免用药差错的发生,临床中则表现为工作差错率和投诉率的减少。

    4 结语

    护士是急救药品及器材的直接使用者,同时也是直接、间接的管理者,护士对急救药品与器材的掌握程度、责任心的强弱都会影响到急救药品与器材的管理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抢救效率[4,5]。因此要重视急救药品与器材的管理,将急救药品及器材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使医护人员明白急救药品与器材中的问题的风险特性,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意外发生。此外,急救药品与器材必须规范管理,明确急救药品与器材的固定基数,做好交接班工作,及时补充。

    参考文献

    车薇,王红,陈晓光,刘红丽,郑莉莉.急救药品的储备管理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02):184.

    徐晓爽,程亚丽,武晓攀.急诊室急救药品的改进管理方法及使用体会[J].北方药学,2018,15(01):167.

    李莉,邱海波,季芳.急救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82-83.

    王书杰,史志翔,蔡大伟,等.防止门诊药房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J].医药导报,2006,25(3):271-27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