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构建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
范文

    

    

    【摘要】本研究以传统的二语写作研究为切入点,指出这些研究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忽视,进而提出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框架,任务型教学为手段,构建出任务前→任务设计→任务执行的动态、循环的基本教学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始终贯穿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任务以及学生——社会一系列学习关系的动态、宏观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任务型教学 ?二语写作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该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社会文化理论下构建任务型二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14zc094。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99-01

    引言

    传统的二语(L2)写作研究主要以认知理论为框架,关注学习者写作过程,注重写作策略的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但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兴理论得到认可,认知理论自身的缺陷在L2写作研究中渐渐凸显出来。正如文秋芳(2008)指出,认知理论忽视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与学习者自身的互动的有机结合(蔡兰珍,2001)。马俊波(2008)指出,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学习者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意义的建构习得二语。因此,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鄄cultural Theory,以下简称SCT)在近年来被引入了二语习得的研究,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独立的一种研究范式。本研究正是以SCT为理论框架,构建动态的,循序渐进并且宏观的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

    1.社会文化理论

    SCT不同于认知理论,强调社会环境是形成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关键因素。根据Vygotsky的理论观点,儿童的发展首先是以集体活动、社会活动这种心理间的机能的形式出现的。随后这种与外部环境互动而发展的认知,通过内化机制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機能。

    支撑本研究的SCT的相关支架理论包括:(1)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和支架理论(Scaffolding Theory),即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及教师在语言教学中的引导作用(Lantolf & Thorne,2007);(2)调节理论(Mediation Theory),即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以及与文化、语言等符号中介的调节关系;(3)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活动是个体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载体,是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步的,即活动主导着人的认知变化;(4)对话理论(Diologism),Bakhtin(1981)指出所有的语言都是有对话性的,个人只有参与到对话中,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技巧,提高语言使用的能力。

    2.社会文化理论下的任务型二语写作教学模式

    (1)SCT下的任务型教学内涵

    任务型教学(Task?鄄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以下简称TBLT)是基于任务的基本概念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的定义不同,但其本身的内涵强调了个体与其他个体以及周围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协作的重要性,而这种合作是反应任务执行有效性的根本标准,说明TBLT是SCT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科学反映,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2)二语写作教学

    随着SCT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一门显学,与SCT有着紧密联系的TBLT已经进入到L2的相关教学和研究领域,但TBLT还未充分运用到L2写作教学和研究中。下表将清晰阐述SCT与TBLT的L2写作教学的内在关联性:

    结语

    本研究指出学习者个体与他人及与周围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的重要性。SCT强调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关键因素,而TBLT在内涵上就与SCT的核心相一致,因此任务型的L2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在完成相应任务的同时通过与周围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促进L2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发展。随着TBLT在L2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SCT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广泛运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立在SCT的理论框架下,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生态化任务型教学的研究会越来越多,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

    参考文献:

    [1]Bakhtin, 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2]Candlin, G. & D. Murphy.Language Learning Tasks: Lancaster Practical Paper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Vol. 7) [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鄄Hall.1987.

    [3]Ellis, R. Task?鄄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4]Lantolf, J. & S. Thorne. The Socio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5]Lantolf, J. & S. Thorne.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In. B. van Patten & J. Williams (eds.).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Mahwah: Erbaum.2007.

    [6]Vygotsky, L.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7]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4):41-46.

    [8]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9-15.

    [9]秦丽莉,戴炜栋.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生态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41-46.

    [10]文秋芳.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J].中国外语,2008(3):13-20.

    [11]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54-61.

    作者简介:

    佟美娴(1984.8-),女,辽宁省新民市人,讲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