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
范文 | 嵇志锋 摘要:在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今天,英语教学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关注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对高中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更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英语;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02-2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英语技能,更是其他英语能力培养的载体。高中英语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翻译式”教学向后来的“听说读写式”教学转变,从单纯地理解阅读材料内容,发展成以阅读材料为载体进行相应地听说读写训练。这正是现阶段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学所遵循的重要理念,然而,这种教学理念似乎也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英语学习需求。即这种阅读教学方式认识到英语阅读是提升学生其他技能的载体,能够意识到英语阅读的价值,并有意识地对英语阅读的价值进行挖掘,但还是存在过于机械化的教学弊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短语以及语法的使用规则,能够了解阅读材料中所表达的英语文化,但对于上述知识的迁移能力与拓展能力却并没有充分的激发出来。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没有转变过来,而很多教师也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价值。换句话说,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并未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价值 本文强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开放的课堂,是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首先,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英语课程标准的积极践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在阅读英语中需做到“寻读具体信息、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段逻辑结构、理解作者意图、推测生词词义等”。如果不具备较强的英语思维能力,就无法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生词词义、文段逻辑结构等进行合理推测。其次,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坚守。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推理、判断、概括、批判、创新等多元思维活动。因此,从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研讨的重点工作。 三、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合理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能力培养呢?从何种角度出发开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更具有可操作性呢?笔者认为以下教学思路值得尝试: 1.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引导学生提升思维训练意识,并逐渐习惯于对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由于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呈现能够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思维体验,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开展课堂教学,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人教版高一英语第二单元的阅读材料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时,阅读材料中所涉及到的时间词较多、涉及到的国家名称也较多,这难免会为刚接触高中英语的学生带来思维混乱,无法准确把握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以及与同伴的交流绘制出思维导图。教师也可以将阅读材料中涉及到的时间信息提炼出来,如: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later in the next century/AD 450 and 1150/AD 800 and 1150/the 1600s/in 1620/from 1765 to 1947……使学生在把握时间主线的基础上完成思维导图的设计。当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设计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根据本小组设计的思维导图,结合思维导图中呈现的信息进行阅读材料的“paraphrase”。当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就得到了加强,对于阅读材料的内部逻辑性也会产生更清晰的认识。 2.利用趣味教学,创设学生思维发散平台 开展趣味英语教学,提高参与英语学习热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实现思维的发散。因此,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通过趣味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如在引导学生阅读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将日本的婚礼视频播放出来。由于日本传统婚礼仪式与中国的葬礼仪式在服饰颜色上、音乐播放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可以以此来制造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对各国节日的浓厚兴趣。当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话题思考与讨论中,课堂的氛围自然也会变得轻松起来。当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的思维自然也会得到进一步释放,甚至部分学生会结合阅读材料,自发地将view of death作为话题展开辩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如,对于阅读前生词的处理,教师可以开展拼图游戏、连连看、限时记忆等集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趣味教学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发挥思维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精心设计“问题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什么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呢?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多关注词汇和句型讲解,缺乏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同时,课堂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问题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所提问题呈现碎片化现象。显然,这些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设计基于文本内容、结构等的一系列的、有层次的、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是关键。何谓问题链?问题链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将教材知识转变成有一定系统性、层次性、相对独立又有相互关联的系列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前提,第二个问题是第三个问题的铺垫和阶梯,依次顺延下去,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便形成了一个问题链。问题链的核心要素在于问题的层次性和关联性。 如在学生学习Book1 Unit 4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時,可以设计如上图问题链。在pre-reading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标题或图片设计预测性问题;在while-reading中,依据文本题材、体裁、结构灵活设计相互关联的“问题链”;而在post-reading部分,教师可以设计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被高中英语教师所认可。语言是人类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更是人类思想进步的桥梁,只有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英语这一工具和桥梁才能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郭宝仙,章兼中.英语学科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80-86. [2]李玲璐.英语阅读课中的文化意识教学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3]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9-36. [4]赵慧.问题链:为英语阅读搭建桥梁[J].教育观察2019,8(17):18-19. [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广东 韶关 5111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