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立德树人的教育研究
范文

    高红英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教育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已经成为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贯彻是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新要求,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不断的更新优化教学方法,本文对此展开分析,丛立德树人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出发,分析了如何进行教育方式的尝试,希望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效率提升和立德树人思想灌输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70-02

    一、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意义及其内涵

    立德树人如何灌输到教育当中,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立德树人教育,下面展开分析:

    课程目标是课程研究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基本要求。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有两个重大变化:

    一是有“双基教学”向“三维目标”的转变;

    二是从“三维目标”转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所谓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必要的品格和满足特定实际需要的关键能力。该学科的核心素養是学生在研究该学科后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历史学科的正确价值观念。价值观是基于一个人的思维感的感知,理解,判断或选择。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高中历史教育必须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历史学科的必备品格。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思想,道德人格和历史人物。

    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我们必须认识伟大的祖国,认同中国宗族,承认中国文化,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道德人格中,学生必须学习做事的道德原则并改善他们的个性。

    在品格的历史中,有追求真理,连续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精神。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当中,各种精英人才汇聚一堂,社会上缺乏的也不再是一些高学历的人了。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只有你具备了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你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而研究显示,在很多的学校当中,拥有优秀成绩的学生,他们的人品却往往受到同学们的质疑,学校给予了学生知识,但却没有教会他们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一个能够为社会做奉献的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已经不足以成为一个人的优势了,它也不再是评判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而这种德才兼备的人,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也可以树立一个好的企业风气,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维持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在企业中,拥有这样一个人才,是企业的福分,也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助力器。并且随着国家各项制度的推进,教育制度中对于以德树人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应该积极的配合国家制度的调整,制定出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计划,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二、历史学科进行立德树人所需的元素

    立德树人是一种思想的深入,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种引导教学的思路,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五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历史证据,历史解释,故乡情怀。

    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这是评论与核心素养描述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浓缩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方法和目标。通过对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最终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必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1.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人类对历史的理解从表面到内部都在加深。历史唯物主义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

    课程要求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它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和探索历史,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首先,通过历史课程,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理解水平上的要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水平运用到历史的研究和探索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

    2.时空观念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在特定时间连接和空间连接中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并且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能准确理解历史。

    课程要求是要知道特定的历史事件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关联;了解划分历史时空的各种方法,并能够用这些方法来描述过去;能够根据时间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历史相互关系;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框架内合理地解释历史;当您了解现实社会时,您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检查理解的对象。

    3.史料实证

    历史证据是指对所获得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可靠的历史资料来尝试重现历史态度和方法。历史进程是不可逆转的,理解的历史只能通过现有的历史资料传递。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认识,必须重视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非捏造真相。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要了解历史资料是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各种历史资料,掌握历史资料的收集方式和方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历史资料作者的认识,可以判断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和价值,在此过程中实现实证精神,能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事的可靠证据,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基于历史数据的历史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和方法。所有历史叙事都基本上是对历史的解释,甚至基本事实的陈述都包含主持人的主观知识。人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它不仅应该被描述,而且还揭示其外观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诠释,它不断接近历史真相。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叙事中的解释,要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有不同的解释,能够区分和重视各种历史解释;能够客观地讨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认识到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征中发现问题,并解释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客观地判断真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三,高中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总结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特征,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历史证据,历史解释,家乡感情;

    四级核心素养和学术素质;夯实知识基础。

    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好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进一步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历史证据,历史解释和家乡情感要有充分的自我思考和自我理解,配演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点的归案总结,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不能产生自傲的心理,觉得自己平时跟得上老师的节奏,就忽略自己对于课堂知识点的巩固,忽略对于基础知识的储备。

    参考文献:

    [1]树立中西文化意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2017

    [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把握科学育人基本规律.2013

    [3]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新形象.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