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初探 |
范文 | 朱乔
摘要:生物学作为高中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够走进生物学科的大门。本文通过介绍生物教学的社会现状,个别地区缺乏教学资源、教师能力欠缺等现象,介绍了生物与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应用实例,为高中生物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奠定了理论依据,为国家培养生物學科人才指明了方向。 关键字:高中教学? 生物教学? 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教育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启发式教学的推广。启发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生物本身就属于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动手的学科,教师合理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生物教学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样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发展状况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针对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实施启发式教学相对于资源匮乏地区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生物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丰厚的教育经费等,各方面都需要本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充裕的情况才易于推广。地区经济较差,导致家长、教师思维不开阔,再加上教学设备不健全,生物学科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难度大大增加。
中国目前大多数教学都是遵循一些古板的教学手段,比如题海战术、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育模式僵化,教师思维刻板,缺乏推陈出新,并且对生物研究不深入,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缺乏积极性,学习质量差。长此以往,教师教学目标完成度低,学生对生物研究十分浅薄,不利于学生日后的生物学研究。 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动手的能力和善于思考钻研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生物学理论知识十分枯燥乏味,高中学生又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为此,如何将枯燥的生物知识有机的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就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考量点。此外生物教学有着较多的实验课程,这是语数外三大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充分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促进高中生主动探究生物机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升。
课改的推进不仅仅是课程的调整,主要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的改革。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就是单方面的介绍课程内容,学生也是单方面的记录和吸收教师介绍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易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授课效果也是极差的。此外,传统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交互,仅有的交互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此,需要教育机构和教师进行教育改革,推陈出新,将高中生物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打造全新的教学制度,改善教学质量。 启发式教学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应用 1. 教师素质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其自身素质水平严重影响着教育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越来越严苛,部分高中要求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文凭,由此可见学校对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个人素质逐步提高。此外,教师除了传道受业解惑,还应巩固和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例如:定期参加生物培训课程。 2. 构建完善的生物教学体系 目前,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基于考试成绩而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应统筹构建生物教学评价机制,不鼓励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在启发式教育下,学校应给与卷面考试和动手能力测试一定的比重。考试是考验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实验测试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国家培养的人才不能只会纸上谈兵,所以综合评价的方式越来越获得学生和学校的认可。 3. 课外拓展助发展 课外拓展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带领学生去动物园、植物园,由教师介绍各个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演变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现场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物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生物知识。除了宏观学习之外,高中生也可以研究微生物、细胞、细菌等微观世界的生物。通过显微镜观测细胞的结构、细菌的生长等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兴趣爱好。无论是何种课外拓展方式,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发现生物学的乐趣,提升教学质量,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引入启发式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还是为了培养生物科研人才,提高我国在生物探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此外,若启发式教育能够获得社会认可,对于国家课改而言相对于踏出了关键的一步,将会使国家教育研究提升至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李燕.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5,(19):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