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
范文 | 李小燕 摘要: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企业对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原则,为提高汽修人才的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探讨 基金项目: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职汽车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编号LZ[2018]ZJGH023)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C961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优势 1、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低,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校企合作必将推动职业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结合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开展职业认知实习、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模块,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企合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合作的维修企业实践学习,熟悉了解汽修企业工作流程,并在维修师傅的指导下接受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喷等专项训练,既能巩固学生在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交流沟通、互相协助的团队精神,实现了学生向专业技能人才的角色转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校企合作是解决企业用人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汽车维修企业招聘的人员往往因为专业能力低,需要维修企业进行专项培训才能上岗。但是企业上岗培训过程长,且维修行业人员流动性大、流失率高,造成企业招工用人方面成本高、风险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维修企业的专项培训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维修企业在实习的学生中优先录用专业技能好的学生,而且按照维修企业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强、人员流动性小。校企合作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借助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在职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可以有效的降低维修企业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解决企业用人难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 1、引入企业模式 汽车维修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可以为汽车售后维修企业提供场地,将汽车维修设备、技术人员引入学校,建设集实训、汽车维修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在解决学校实训设备不足问题的同时,为学校教师、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既便于教师及时掌握汽车维修新技术来弥补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又便于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让学生在维修汽车的现场跟着维修师傅学习汽车维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和丰富汽车维修工作经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汽车维修企业也可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实习的学生对外营业,不但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还可以优先录取优秀实习生,解决企业用人难问题。 引入企业模式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⑴、引入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设备和技术先进、文化氛围好的企业;⑵、明确引入企业在学生实训教学中的职责;?? ⑶、灵活机动的安排学生实习时段,避开企业员工工作繁忙时段。 2、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 工学交替是安排学生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维修企业实践的育人模式;顶岗实习就是安排学生走进维修企业进行工作锻炼,履行实习岗位职责,获得一定实习报酬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汽修专业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就走向了教师岗位,缺乏汽车维修工作经验。另外,职业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工学交替模式让学生在学校获得必要的汽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在维修企业实习的机会,将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能力;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是在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具备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后,在维修师傅的指导下参与维修工作、习得技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练就过硬的维修技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工作作风,有助于学生缩短未来工作岗位适应期,与岗位快速对接。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⑴、选择管理规范、设备和技术先进、文化氛围好的企业;⑵、学校应与企业协商确定实习内容,以确保实训目标的实现;⑶、指派专业课教师带队实习,针对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⑷、加强实习生的实习管理、安全教育和考核评价工作。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每年都会有新车型上市,职业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新车型来更新教学设备。另外,汽修专业的学生较多,现有的教学设备显然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与具有一定实力的汽车售后维修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条件解决学校实训设备不足、更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汽车新技术,有助于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有助于学生体验维修工作的同时学习到汽车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外实习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1)、加强校企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2)、学生实习前应熟悉维修企业的管理制度并掌握基本维修技能,使其尽早适应实习岗位;(3)、选拔优秀的技术人员兼任实习指导教师,优化师资队伍;(4)、跟踪学生校外实习情况,加强实习管理、考核评价工作。 4、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签订培训协议,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和编写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由学校负责,学生的实训教学由用人企业负责,企业定期组织学生到本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训,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就可上岗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针对性强,企业需要什么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 订单式培养模式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1)、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迁移能力;??? (2)、定期选派教师参加企业锻炼,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兼职任教,以提高订单班人才培养质量;(3)、建立选拔、淘汰制度,对订单班学生实施动态管理;(4)、建立学校、企业双重人才质量评价考核机制。 三、结束语 總之,汽修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员工培养的成本与风险,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然而,当前校企合作还存在诸如缺乏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这需要地方政府、企业 、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摆脱目前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 曹成欣.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汽车教育,2019,(18): 237-23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