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类文本阅读能力命题“三步曲”
范文

    陈春妍

    【摘要】阅读教学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具体的阅读能力,阅读测评则凭借具体的阅读情境教材来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达成程度。本文就信息类文本谈谈命题设置的框架、方法以及教学改进的思考。

    【关键词】阅读能力? 检测? 命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83-02

    阅读教学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具体的阅读能力,阅读测评则凭借具体的阅读情境教材来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达成程度。

    阅读情境材料可分为“非文学类”和“文学类”两部分,“非文学类”即“信息类文本”。基于质量监测背景下的阅读测试,信息类文本已成为“新宠”,引起广泛重视。笔者认为信息类文本的命题设计要走好“三步曲”。

    一、围绕阅读能力设置命题框架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1]国际阅读素养(PISA)如是界定:“阅读素养是指学生为取得个人目标,形成个人知识和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2]依据课标的表述与国际阅读素養的界定,我们发现阅读能力发展包括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评鉴力和应用力。

    阅读命题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先有科学的命题依据,再围绕阅读能力进行命题,最后落实各种能力在总体上的比分权重以及试题难易度。笔者尝试从阅读能力四个层次构建信息类文章阅读测评框架,努力寻找课程标准与阅读能力与试题命制之间的融合点。

    二、基于测评框架设计精当命题

    阅读测试考点分值的比例可为检索:理解:评鉴:运用。这样的比例划分适中,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检测具有普适性。测试的题型主要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

    下面就以《火焰山“火红”的奥秘》(选自《世界未解之谜》)为例设置命题,并进行分析。语言浅显,表述准确、科学。第1、2自然段介绍了火焰山的来历与地理位置,3—4自然段讲述了火焰山“火红”的奥秘。因与《西游记》有关,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文本,既能考查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让他们受到人文熏陶,是篇优秀的阅读材料。

    1.火焰山全部是由(? ?)组成。

    A.一条红色的火龙 B.堆积的沙石泥土

    C.红色的砂岩和页岩 D.大量红色的堆积物

    2.元代就有人称(? ?)为“火洲”。

    A.火焰山 B.吐鲁番 C.喜马拉雅 D.坎儿井

    3.人们远眺火焰山好似在喷射火舌,是因为(? ?)。

    A.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岩石风化,火焰喷燃

    B.凶恶的火龙口喷火焰,熊熊烈焰,火云蒸腾

    C.盛夏气温高,远眺火焰山给人的一种幻觉

    D.灼人的阳光照射在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

    4.第②段中,连续出现两个带有问号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激发兴趣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C.激发兴趣总结全文 D.承上启下首尾呼应

    5.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传说故事?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6.请你为“火焰山”写上一两句富有感召力的广告语。

    命题意图说明:

    第1~2题考查的是感受力,“寻找明显讯息”。明显的讯息都是外在化的字面讯息,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就能轻松找到。

    第3~4题考查的是理解力,这是能力的考量,着眼于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第5题属于“评价篇章内容及语言形式”。这个能力的测评一般分为评价语言形式及评价篇章内容两个项目,该题主要是评价篇章的表达形式,是一道封闭性的简答题。

    第6题这是检测运用能力,即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展开合乎语境的想象,然后写广告语,这是一道开放性简答题。

    三、根据实测统计反思教学改进

    本次实测50人,据考试现场观察,完成6道测试题大约12分钟。12个孩子速度比较慢,勉强完成。而两道简答题不同程度的扣分。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1.学生普遍存在不认真阅读文本的现象,没有通过联系与联想的方式,细细去思考与理解,去推论文章字里行间的隐含内容,错误率最高的三道题就反映了以上存在的问题;2.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检索信息的能力最高,说明学生能够较好地根据题目信息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

    据此测试,我们将能力测评与课堂教学建立对接,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学生的阅读高阶能力需要着力培养,应设置更开放的题目,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批判思维;课堂教学重点转向理解揣摩表达方法的运用,把教学难点放在把说明内容进行迁移运用、评鉴文章的写作方法上,有指向性地提高学生阅读说明类文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祝新华.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