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慢性腰肌劳损不同人群的病因分析 |
范文 | 张宝莹 马高宏 孟祥月 赵紫旋 谭悦 宿越 【关键词】慢性腰肌劳损;康复医学;调查;腰部疼痛1 引言 现代医学认为腰肌劳损的是受疲劳受寒、潮湿所致。外界因素刺激, 使神经轴突功能发生紊乱, 致神经末梢点作为神经纤维在肌筋膜上的传出处受到肌筋膜的被迫牵拉, 从而引胶原纤维炎症或坏死, 并释放致痛的缓激肽等化学物质和组织胺类物质, 血管壁内外渗透压失衡, 组织液渗出并在组织间隙积聚, 引起局部肿胀, 破坏了肌肉的保护性, 使受损部位的组织变性, 形成慢性疼痛[1]。其临床症状为:腰部酸痛、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减轻。腰部活动受限,腰部有压痛点等。 调查一般人群与慢性腰肌劳损的相关性与应对措施,为更有效的制定治疗措施及健康宣教提供帮助。通过问卷调查大众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理解及相关患病情况,在杭州长春两地各随机调查150名群众(年龄均在20岁以上)腰肌劳损的患病情况,按年龄、日常行为和既往史进行分组比较。同时获取300名群众是否有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有无对该疾病预防治疗的了解。2 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对象抽取2019年5月-2019年7月在长春、杭州两个城市各随机调查150名群众,年龄均在20岁以上。其中,男性和女性各150名。年龄最大62岁,最小21岁。 2.2调查方法 2.2.1 問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腰肌劳损调查报告”调查表中的内容进行询问,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每日坐位时长、站位时长、有无既往史、是否有慢性腰肌劳损、对慢性腰肌劳损的了解程度、对慢性腰肌劳损预防是否了解、有无参加日常锻炼的习惯等。 2.2.2 病史询问 如果有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要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包括疾病开始时间、病程时长、疼痛程度、疼痛减轻或加重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是否接受过治疗、采取哪种治疗技术、治疗后效果如何等,进行调查归纳并做好档案整理。3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患病人数为134人,所占比例为44.7%,其中,男性患者为62人,所占比例为46.3%,女性患者为72人,所占比例为53.7%,由数据显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根据调查显示,在300名随机抽查的群众中,有22名是公务员,患有腰肌劳损的人数为12人,患病人数所占百分比为54.5%;从事企事业管理人员的人有50人,患有腰肌劳损的人数为26人,患病人数所占比例为52%;公司员工有76人,患有腰肌劳损的人数为38,患病人数所占比例为50%;学生有42人,患有腰肌劳损的人数为20人,患病人数所占比例为47.6%;农民有40人,患有腰肌劳损的人数为16人,患病人数所占比例为40%,其他人数为70,患有腰肌劳损的人数为22,患病人数所占比例为31.4%。 根据调查显示,南方(杭州),患病人数为84,患病率达到56%,北方(长春),患病人数达到50,患病率达到33.3%。 调查显示,50%的人对慢性腰肌劳损预防有一般了解,26.7%的人对慢性腰肌劳损预防有基本的了解,14.7%的人对慢性腰肌劳损的预防有较深入的了解,而8.6%的人对慢性腰肌劳损的预防不了解。对于慢性腰肌劳损的预防大部分人有一般的了解但是不深入,只有较少部分的人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据了解大部分人对于腰肌劳损的预防的了解源自于网络媒体,主要是以被动的方式进行了解。 另一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20%的人经常参加日常锻炼,46.7%的人偶尔参加,33.3%的人很少或几乎不参加。据了解大部分人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身心疲惫、喜欢宅在家里,不外出活动,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下班以后去参加健身、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活动。这少部分人认为,积极的锻炼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以及身体更加健康。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一天中坐位时长2-3小时人群占比43.3%,3-6小时人群占比36.7%,6小时以上人群占比20%。在86个有慢性腰肌劳损疾病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坐位时长5-7小时,小部分时长为2-4小时、8小时以上。据统计坐位时长主要跟职业有关系,有些职业坐位时间较长,例如司机、文职等。由于工作原因使患者长期保持坐位姿势,加重了腰肌劳损。站位时长2-4小时人群占比50%,5-7小时人群占比40%,8小时以上10%。在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患者站位时长5-7小时,有一小部分在其他时长段。很多职业例如老师、销售等长期保持站位姿势,也加重了腰肌劳损。4 讨论?? 现如今,在社会各阶层人群中腰痛患者很常见,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病史询问发现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腰部承重加大而导致腰痛以及产后由于体内激素分泌情况的改变使关节囊、韧带松弛导致腰痛。加之女性的解剖及生理学特点,致使女性有一些特殊的疾病,也可使患病率增大。男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时由于腰部活动量增大、超负荷劳动或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时也会出现腰肌劳损。总体来说女性患者较男性发病趋势更高。 其次,顺应工作的需要,腰肌劳损在不同职业之间也表现出不同的患病率,类似于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以及企业工作者,这种需要长期久坐,保持同一姿势长期不变的,且在生活中缺乏锻炼,对于腰部肌肉的保护意识的缺乏,致使这类工作者腰肌劳损的患病率在其他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其次就是学生,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加上学习姿势的不正确,课余时间缺乏锻炼,类似于“葛优瘫”这样的坐姿,都会对腰部和脊柱产生极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这也是腰肌劳损年轻化的趋势和表现,除此之外,就是农民和工人,由于长时间体力劳作,和高强度的工作需要,虽然在体力和体格方面优于学生和事业单位工作者,但是缺乏良好的姿势管理,极易发生腰肌劳损,且由于农民和工人对于医疗意识的缺乏,导致轻微的劳损,变成不可逆的,严重的腰肌劳损情况,再其次为其他工作者,类似家庭主妇,生活作息的不规律,缺乏运动,家务的繁重,都会导致腰肌劳损的产生。 在考虑南北地域不同,从而导致的温度、湿度、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同样影响到腰肌劳损的患病率,在南方(杭州),在调查的样本当中,患病人数达到84人,患病率达到56%,从调查中反应出,南方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加之调查城市沿海,沿钱塘江,所以导致患病率高,在北方(长春)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50个调查样本中,患病人数为50人,患病率为33%,两个调查结果对比,明显南方患病率高于北方,北方天气,温度低,湿度低,加之调查城市长春离海岸,江河较远,所以导致患病率明显低于南方,在腰肌劳损的致病原因中,气候等外界原因,也是一个影响患病率的重要因素,以及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同样影响患病率,南方在睡觉时,多是使用床垫等软垫,导致在睡觉休息时脊柱的生理曲度改变,长时间保持,会对脊柱和腰部肌群造成损伤,而北方在一些地区,依然保持着烧炕的传统,一是因为炕的质地坚硬,对保持人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有益,二是炕的温度高,能有效促进背部和腰部的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这也是影响腰肌劳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调查显示,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慢性腰肌劳损的患病率在20%左右,而久坐久站是引起慢性腰肌劳损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发现:长时间保持站立位、坐位或不良的工作姿势,间隔休息时间短,使关节负荷增加,加速关节退化,加之缺乏日常锻炼使腰背肌长期在疲劳状态下无法充分休息。据研究表明,在不同姿势下第三腰椎间盘所受压力的实际测量结果指出,坐位时脊柱承载150%的壓力,伏案作业时脊柱承载 250% 的压力,站立位时脊柱承载100%的压力。且如果歪身站立则会加重某侧肌肉的紧张度,长时间下会造成肌肉僵硬酸痛,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同时压迫脊柱和周围神经,影响心肺功能。显而易见,久坐久站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脊柱的健康诱发疾病,带来腰部疼痛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通过调查还发现:同时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疾病时,普遍存在年龄越大其病程越长、情况愈严重,这与他们未能及时引起重视、对不良生活习惯的不作为有关,使得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久积成疾。同时年龄增大,骨的强度下降,骨的承重能力下降,难以承担正常的体重和功能。当难以支撑自己的体重时,脊柱周围的肌肉就会代偿。本身肌肉的力量就弱了,这样就会出现肌肉的慢性疲劳、损伤,从而出现腰部的疼痛,此外随年龄增大,关节也会自然损耗,腰椎呈退行性变化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 引起慢性腰肌劳损的原因有很多, 一般认为是急性腰肌损伤迁延不愈, 长期积累性损伤, 局部无菌性炎症持续存在, 产生的肌酸不能及时排出或产生纤维变性, 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结缔组织增生或变性, 代谢产物积聚, 刺激或压迫脊神经后支而引起腰部疼痛, 而疼痛又使局部肌肉紧张或痉挛, 致使代谢产物增多, 加重疼痛, 如此反复, 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腰部疼痛缠绵难愈;肌肉筋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渗出,相继引发纤维变性、形成瘢痕和粘连, 若再遭受风寒湿邪侵袭, 则会使局部炎症加重[2]。5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大众对自己患有腰肌劳损的意识浅薄,不懂得正确采取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对疾病的预防引起重视。应加强此类人群对疾病的相关宣传教育,减少慢性腰肌劳损给群众带来的对工作和生活的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对大众慢性腰肌劳损的防治措施及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了解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和常见病因,嘱咐患者减少运动量,卧床休息,腰部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2)增强体育锻炼,激活脊椎稳定肌群,增加脊椎稳定性,加强核心肌肉力量,提高腰背肌肌力和韧带弹性,松解肌肉粘连提高关节活动度。训练中注意腰背部放松,避免造成腰背部肌肉的过度劳损,预防腰部受伤。 (3)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注意姿势,减少在不良体位下的作业,避免疲劳损伤。 (4)一旦出现腰部疼痛及时就医,结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 【参考文献】 [1]梅伟.中医治疗腰肌劳损概况[J].亚太传统医学, 2008, 4 (11) :139—141. [2]王锴.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4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