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范文 | 沈忠良 【摘 要】解题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它具有特殊的教学价值。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善待“错误资源”,通过开展“用错”、“纠错”、“辨错”和“诱错”等教学活动,挖掘其中所蕴涵的教学价值,让错误转化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契机。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08-01 “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学生的错误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而作为教师,决不能让“错误资源”在课堂中白白流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解题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引领学生走出认知误区,让学生从错误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笔者结合几个课堂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利用学生的“解题错误”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将错就错——通过“用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解题错误往往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思维与想法,错误中可能蕴涵着“亮点”。教师应该善于巧用错误,挖掘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找出“有效成分”,并加以合理地利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尽快走出误区,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学生先走进“陷阱”,然后从“陷阱”里一步一步地走出来,可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得到了提高.如果教师无视学生错误思维的闪光点,急于亮出教师预设好的方法,那么不仅错过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机会,而且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总之,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課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用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并且要善于让错误转变成数学教学活动的契机,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只要巧妙合理地利用解题错误这一有用资源,那么学生就能得到进步与发展,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能得到提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