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优势 促进有效教学 |
范文 | 吴明山 陈柳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前,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需求,信息化教学带来的声色教育让知识表现得更形象、更具体,既能补充课堂教学所欠,还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云课堂不断涌现,无不显示出信息化的魅力和对教学的影响。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体现在教学的良好效果和高效率上。本文描述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促进有效教学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有效教学;汽车电器设备;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34-01 《汽車电器设备》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主修课程,该课程既是电工电子、传感器等课程内容在汽车中的具体运用,又是后续专业课程的主要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又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信息化教学能改善因实训条件、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局限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此进行了《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探究与实践运用,力求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课堂教学的方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一、《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原则 平台定位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同步课堂教学环节。 1.便利性。 便于终端设备使用、方便资源上传、参数可调设置简单、功能操作简便、数据导入导出及统计自动。 2.实用性。 资源内容实用、展现形式丰富、学习考评功能结合、成绩评价主观客观结合。 二、《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过程 1.创建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 基于便利性、实用性、尽量满足教学各环节所需的原则,课程信息化平台以网站形式按‘课程学习、作业练习、过程考评三大应用功能板块和资源信息管理板块创建,学生、教师可以手机或PC登陆使用(平台网址wumingshan.cn) 1.1 课程学习板块:按调查结果建议,内容浏览方式分为三种: (1)是按课程单元树形结构分层浏览课程网页; (2)是组合浏览形式,将内容按单元(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警示系统/辅助系统)、文档类型(PPT/DOC/GIF/JPG/MP4)、情景(识别/使用/检修/原理)分别列类,将内容细分为小单项技能任务,学生学习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组合形式呈现学习内容; (3)是自测学习,学生可以多次循环参与汽车维修工考试模拟测试、电工考证模拟测试、汽车维修竞赛理论测试(带答案提示/内容解答)等以练促学形式。 1.2 作业练习板块:分三种形式完成作业练习,同步课堂教学 (1)是按学习单元上传提交作业文档或作业图片或组合的电子作业; (2)是参加单元抢答或编排单元测试题; (3)是参与闯关练习(按识别、使用、维修、原理升级) 1.3 考评板块:考评由以下成绩按比例组成: (1)单元测试成绩(取三次最高分)分数。 (2)上传提交的作业经多方评价平均分数(3个学生加任课教师)。 (3)抢答或编排的测试题的所得分数。 (4)参与闯关升级所得分数。 (5)以上各项参与次数、课堂签到次数转换成的学习态度分数。 (6)期末综合测试所得分数。 1.4 资源信息管理板块:实现课程资源管理与学生成绩管理功能。 (1)各类型学习资源上传。 (2)作业布置、单元测试及抢答发布。 (3)学生作业评价、对学生出题审核及成绩管理。 (4)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信息审核及管理。 2.资源收集制作和管理。 2.1 将课程单元分配给课程组各位教师分别完成资源收集、编辑、制作,按单元、情景、资源类型上传网站平台,并定期更新。 2.2 各责任教师对责任单元的练习、测试题按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进行录入或集中导入建立单元题库。 2.3 任课教师按教学进度布置作业、设置单元测试有效期、课外抢答时限。 3.课程教学信息化平台的运行。 3.1 教师注册后,登陆平台建立学年、学期、班级等信息,导入或审核学生注册信息后可对任课班级学生信息、课程教学资源实施管理。 3.2 学生注册审核通过或经任课教师准许后,手机登陆,可参与课程学习、测试练习、作业提交、过程考评等。 三、信息化教学运用效果总结 《汽车电器设备》信息化教学平台在近一年的试用中,资源得到逐步补充、题库题量不断增加,参与学生越来越多。通过信息化教学,极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对教学的把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总结如下: 1.本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1.1 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学习平台可运行与PC、也可在手机或掌上电脑登陆运行;不受时空限制,在网络广泛覆盖的如今,随时随地参与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在课程网页浏览,自测练习、考证竞赛模拟练习、抢答、单元测试、作业评价等方式之间随意切换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自主的完成学习活动,为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弥补课堂不足提供方便,促进和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1.2 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学习内容的载体包含有文档、图片、动画、视频几种形式,学生能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呈现组合,可以缓解内容整体呈现时产生的视听疲劳,可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测试和考评时,个人、全班测试结果的及时呈现和排名以及闯关升级的趣味性都能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示性的模拟练习模式,可以给学生在学习时留下思考时间,培养分析思考的习惯。以上方案使学生更加爱参与、愿意学,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供了功能保障。 1.3 提高学习成绩评价的科学性(多维度,客观性)。 系统对单元测试(随机抽题)、抢答、课堂签到和学习参与次数等自动计分统计,保证了检验学习情况的客观性;学生作业采取任课老师加学生的多方评价力求评价的公正性;总评成绩由态度(参与次数)、测试、抢答、作业练习、出测试题、综合测试等按比例构成,强调了评价的过程性、多维度。以上成绩评价方式更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更具科学性。 2.有待改进完善之处: 2.1 美化界面增加视觉吸引力。 在保障操作方便的情况下,简化界面、美化图标和布局,让界面更简洁美观。 2.2 丰富资源提升内容吸引力。 增添反映当前市场主要车型的资源,让内容更贴近专业实际;更新模拟试题,使教学内容对接汽修专业考证、技能竞赛,提高平台实用性、有效性。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进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好信息化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作用,让教学过程线上线下相互配合,提高学习的效果,既是顺应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新需求,也是教师保障有效教学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陈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提升对策 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学术杂志,2017(10). [2]杨哲.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