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李石玉

    【摘 要】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时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应用作用。本文论述了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从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掌握学生的运动负荷等方面探讨了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体育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从运动心理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目前普遍认为,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的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体育教学是学生进行运动训练的基础,学生必须通过教学阶段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后,才能进行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运动技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绩,最后在竞赛中展现良好的竞技状态,夺得好名次。要实现以上一系列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体育教育手段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健康等方面进行培养,尤其在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心理学应用于教学中,可以使教师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现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化进行中,而素质教育正是其重中之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是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体育心理学,可以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消除学生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2.1体育心理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由于缺乏运动技能对新接触的运动动作的练习容易产生畏惧、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一旦产生这种负面情绪,学生会认为自己的体能水平无法达到运动动作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对自己的运动能力完全丧失信心。

    2.2体育心理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欲望

    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学生自发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而合理运用体育心理学就可以达到此目的,并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学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自觉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在每节课程教学之前明确学习目的,讲述本节课程每个动作在体育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同时产生强烈的价值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

    2.3体育心理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是能否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尤其在技术教学课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场地、器材及四围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灵活的问答、新颖有趣的练习、机动多变的队形操练等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因没有集中注意力而未掌握和运用好技术动作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其重新集中注意力,比如一个关注的眼神或是一句幽默的话语,都可以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以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这种轻松愉快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生注意力,完成教学要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体育心理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掌握学生的运动负荷,促使学生的身心恢复在体育教学中,學生在课堂的基本部分练习中,机体承受了高强度的运动负荷,精神处于高度集中与兴奋状态,肌肉也处于紧张的用力状态。课程结束后,必须使学生的紧张状态得到放松,教师可挑选一些能够使学生的运动负荷逐步得到降低的练习,比如动作较缓和的活动性游戏、轻松优美的舞蹈动作或简单自然的放松走等等。这些有益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从高压力、紧张的状态下逐步得到放松,从而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舞蹈、游戏和放松走的活动轻松、负荷小,对紧张的肌肉有良好的放松作用,而且它们能够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使中枢神经的兴奋得到合理的调节。这样在肌肉和神经得到同时放松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从而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课程结束后的放松恢复环节,只有坚持松弛有道的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体育心理学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体育心理学可以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着力研究体育心理学,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体育心理学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也是运动训练心理和运动竞赛心理的基础,对培养合格的体育运动人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玉霞,张晓静,黄淑萍.体育心理学教材体系创新与实践[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2]周君华,李岩.体育心理学》考试命题设计的实证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

    [3]王艳丽,凡春香.体育心理学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J].内江科技.

    [4]陈文刚.论体育心理学发展促进我国体育教育革新[J].内江科技.2013(08).

    [5]苏雅拉图.排球专修课教学中的“软”技术及其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6]余世和,谭涛.试论教师在体育心理学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后的角色转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

    [7]胡曦.论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

    [8]王青.运动员赛前焦虑的成因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31) .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