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之我见
范文

    冯俊仁

    【摘要】高中数学是高中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教师帮助高中学生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点以及考点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全方位地进行考虑,选择最为恰当的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分层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结合学生个人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通過对分层教学方法的介绍,分析该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当中的具体应用,与广大同人共享一些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

    前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给了后人深刻的启示.对于尚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生而言,牢固地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在高考当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才能够让自己踏上更加宽广的发展道路.数学作为一门核心学科,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涯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每个人对于数学的理解程度必然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尝试采用分层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本文就分层教学方法的概念、原则、作用,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各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教育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分层教学方法的概念

    关于对分组分层教学方法的理解,可以这样来看:简单来说,分层教学方法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划分层次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的高低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态度.综合各个因素组成不同层次的小组,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给他们确定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让学生逐渐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这种教学方法让高层次的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相关的知识点,让中等层次和低层次的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在适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当中得到最大发展.

    二、分层教学方法的作用

    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之后,体会到了它的以下作用:(1)该教学方法最为重要的一点作用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给学生带去愉悦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减少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的自卑感和厌学感.(2)可以加深学生教师之间的关系,因为目标不同,所以教师对差生的要求和期望值就会降低,而较低的教学要求被低层次学生顺利完成,教师会感到欣喜和宽慰,也会更加尽心尽力地教导此类学生.(3)分层教学法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它不但帮助了数学优等学生有更加突出的进步,同时还帮助较差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有更加牢固的把握和掌控,达到学校规定的学生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4)分层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信心,这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爱上数学这样一门课程.

    三、分层教学方法的宗旨和原则

    分层教学方法是众多教学方法当中的一种,其宗旨是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其相对应的知识,让优秀的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掌握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在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注重分层把控原则

    首先,分层教学方法会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三个不同的层次也就表明了学生的三个不同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和教育方式.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不能因为学生处于低级层次,而放弃或者是轻视学生,让其更加地厌恶数学这门课程.最后,教师要注意比的划分,在划分学生层次的时候,最好采用2∶5∶3的比进行划分,并形成相对应的学习小组,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同学习,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注重分层功效性原则

    分层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对功效性进行把控.换言之,就是教师在利用该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每个层次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坚持适用性原则

    一个班集体中,所有的学生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4.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对于教师来说,分层教学方法的宗旨就是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这种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当中保持着不断发展的趋势,一点一点地缩小优等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要让学生在稳定当中求发展,而不是要求学生一步登天.教师只有循序渐进,锲而不舍,才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和进步.

    5.坚持鼓励原则

    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当中,鼓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过分打压和批评,只能够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需要时时刻刻将鼓励融入教学方法中.只要学生取得一丁点儿的进步,老师就可以明确地对其提出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6.坚持变通原则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是有可能的.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是不能够按照原先的计划进行教育教学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及时变通,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多准备几种教学方案和思路,以备不时之需.

    四、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

    分组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有以下五个方面:

    1.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发展和教育.学生只有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才可以证明其学习状态符合教师和学校期望的预期.但有时由于学生的层次和水平问题,不能够到达既定目标,因此,在分层教学方法之下,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个同学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难度的任务和目标,让每个学生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发展即可.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帮助所有的学生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增强数学知识和与数学相关的技能.例如,在学习高等数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内容时,高层次的学生不仅需要对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理解,还需要明白三角函数是如何进行推导演练的,除此之外,他们在遇到更加有难度的三角函数问题时,可以根据学到的三角函数的知识、公式,一步一步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些是高层次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对于中等层次和低层次的学生来说,其需要达到的目标则是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学会如何利用三角函数的公式解决一些低难度的问题.这样的要求他们达到之后,就可以认为其达到了教学目标.这种方式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轻松的学习环境,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更加促进了师生关系.

    2.课堂上采取分层提问方法

    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一些难度不相同的问题.例如:在教授“集合与函数”这一内容时,需要学习的内容有:集合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和描述法两种集合的表示方法.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免不了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集合的概念这种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低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对集合的表示方法这类问题,教师可以选择高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采用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励低层次学生勇敢地回答问题,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回答出问题的成就感,也可以检验高层次学生对于本次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也是其办法之一.教师需让高层次的学生接触一些有难度、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帮助他们提高思考能力和探究本领.对于中等和低层次的学生,教师需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简单题目的学习和探究,通过不断地强化基础知识,让落后的学生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数列时,首先,学生需要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其次,学生需要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体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得出的一些规律.最后,学生需要学习该公式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根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对思维进行锻炼和发展,发展他们思维能力.因此,对于中等和低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需更加注重前两个目标,当公式被完全理解运用后,再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而高层次的学生应更加注重公式的推导和对思维方式的训练.总体来看,教师根据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任务,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4.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可以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更好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情况以及制定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运用分层教学方法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确定好分层作业.对于低层次和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应该是他们需要重点完成的内容,例如概念的理解,基本公式的运用,简单算法的运用等方面.而对于高层次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例如,对某一个公式的探究推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还未解决的问题当中,帮助学生在巩固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思维和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减轻课后作业带给他们的压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真正地学到知识点.

    5.评价分层化

    此处的评价分层指的是,在对学生完成了某一课时或者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一个整体状况的评价,包括学习的时间,知识的接受程度,课堂的听课状态,作业的完成状况等等.由于学生被分为了不同的层次,因此,在评价时教师也应该分层评价,这样才会显得公平.教师根据得出的評价结果,可以发现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不同层次当中的人员状况,如果某些同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教师就可以将其划入高层次进行学习,反之亦然.同样地,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其奖励,对于其他的同学,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激励其努力学习.

    五、结束语

    总体来看,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学习成绩的进步是最为主要的任务.分层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到所有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任务以及课后作业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老师不应该轻视学生,放弃落后学生,应营造轻松愉悦适合所有学生学习的氛围.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让他们在适度的学习任务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掌握知识,更上一层楼,让每位学生充分享受平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永丽.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11):4-5.

    [2]柏寿俊.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J].高考,2019(33):50.

    [3]邓勇健.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