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改背景下如何造就专家型语文教师 |
范文 | 唐婉平 2013年10月,我在聆听了丁亚宏(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党红英(河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周照鹏(河南省首批中原名师)等人关于“教师专业化” “成就名师”的讲座后,深有感触。例如,周照鹏把教师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生存型”的教师。他们把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将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的跳板。第二种类型的教师是“享受型”的教师。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第三种类型是“发展型”教师。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让我大开眼界,我深切地认识到,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必要的乌托邦:提升心灵的境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灵境界决定教师的品位和层次,境界越高,走得越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这位人民教育家的崇高境界;“一辈子教语文,来生还做教师”——于漪老师的大境界成就了她的名师风范。这些教育家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只有树立远大理想,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多一份发自内心的痴迷,多一份纯粹忘我的投入,多一份理想主义的疯狂,多一份内心沉静和高贵气质的沉淀。这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 会当凌绝顶:登上理论的高峰 毛泽东说过,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是不可能取胜的。语文教师追求专业发展也要立足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要弄清楚语文是什么、教什么、怎样教。很多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多半是在上学时进行的,参加工作以后就很少再去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是经过实践获得的正确经验,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要想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必须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如一位教低年级数学的教师,自从学习了加里培林的智力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后,他设计的计算课教学预案就与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更加符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自己的业务素质。我们语文教师也完全可以这样做。因此,可以说教育理论书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有广博的学养 语文教师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不仅要懂得语文学科知识,还要博览群书,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说得夸张一点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总之是要有广博的学养,知识面要宽广。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他的知识应是很丰富的了,但为了教好学生,他还是学而不厌、发愤忘食。普通的语文教师自然更要努力学习,促进自身的进步发展。从丁亚宏老师的课堂表现中可以看出,丁老师的确是一个看过很多书、专业知识很扎实、文化素养很深厚的教师。读书,确实应该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习惯。 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有自觉的文字意识 教育专家贾玲说:一个教师不在于工作多少年,而在于用心工作多少年,一个教师成长的关键是自主成长。反思是教师自主成长的关键。一个缺乏反思的教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不可能有大的长进。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并形成反思的习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写作对于教师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我建议每位教师都从事教育写作,长期积累下来就会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让自己终身受益。将教育中的故事记录下来,写下的是文字,收获的是教育智慧、专业发展和教育的幸福。我们要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 咬定青山不放松:开出自己的百合花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心田上的百合花》中这样写道:“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我要开花,是因为知道自己是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一株花的庄严的使命;我要开花,是因为要用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成为优秀教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板凳要坐十年冷,要耐得住寂寞,学会坚持。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追求与坚持不懈的努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责 编 莫 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