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风险护理的应用分析
范文

    朱小萌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风险护理的应用分析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风险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主观护理体验,并增强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35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75-0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是患者体内的栓子脱落,就会引发肺栓塞,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1]。而形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二氧化碳气腹引发的下肢血流动力学, 改变了机体凝血纤溶,同时造成内皮细胞损伤[2]。目前,在临床护理领域中,风险护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手段,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住院风险[3]。我院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2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为31—70岁,平均年龄(65.7±8.2)岁;研究组中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63.8±7.4)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依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来为其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及出院指导等,定期检查护理工作。

    1.2.2研究组患者应用风险护理,①建立风险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需归纳患者现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自制护理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②评估时机,护理人员需对入院1h内的患者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时、应用特殊药物时和发生不良事件后及时评估;③风险管理的措施,小组护理成员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确保自身能够熟练掌握有关于护理风险事件预防及处理的方法;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介绍病室环境及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告知患者避免跌倒的方式及注意事项等,特别是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不同种类药物在使用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管理,协助其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提高小组成员对各种现有或者潜在危险因素的认知和识别能力,使得护理人员能够给在不同情况下主动排除现有或者潜在的会影响患者康复的风险。

    1.3观察指标

    1.3.1统计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情况发生的概率,其中包括:坠床、跌倒及误吸等。

    1.3.2应用自制护理质量水平检测表,判定两组护理质量水平,其中包括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理论水平、护理方案执行情况和护理成果等,评分越高,说明该项护理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做分析,所有数据当中,(%)类计数数据,行X2检验检测;( ±S)类计量数据,行T检验检测;P<0.05时,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护理质量水平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这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4]。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该病的致死率有所下降,因此,患者对该病的治疗要求现已不单是挽救生命,同时还要求较高的预后情况[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风险事件从而导致护患矛盾,影响医院声誉,所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就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风险护理模式需要护理人员在治疗操作及患者基础生活中进行充分护理,同时要在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中,重点干预预防,从而有效的达到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对综合护理质量进行改善,促使进患者尽早康复。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因此,加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风险管理现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必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主观护理体验,并增强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婉玲,梁月娥,谭倩妍,等.量表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8,034(022):3820-3823

    [2] 戴晓静,郑秋星,邱良智.不同局部麻醉方法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切口镇痛的护理观察[J].重庆医学,2018,12(A01):40-42

    [3] Ding P , Zhang S , Yu M , et al. IL-17A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a mouse model[J].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18, 57(13):132-138

    [4] 潘小华,宋宁.3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018(003):283-284

    [5] 荀林娟,席米娜,束嘉俊,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8,053(011):1343-134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