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肝癌肝切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 |
范文 | 许玉兰 【摘 ?要】目的:肝癌肝切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方法: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作研究样本,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PN)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1天PA值、ALB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天PA值、ALB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例(9.30%),低于对照组10例(23.26%),P<0.05。结论:肝癌肝切除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可改善营养状态,安全性高。 【关键词】肝癌;手术;肠内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5,R473.6 ? ? ?【文献标志码】 A ? ?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93-01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高居第二位,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为手术,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肝切除术后会影响机体营养状态,影响体内内环境的稳定,影响机体代谢,降低抵抗力,增加并发症风险;因此术后及时采取措施关注营养支持,目的在于补充营养,降低并发症风险[1-2]。文章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作研究样本,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作研究样本,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28-65岁,平均为(47.1±6.0)岁,child-Pugh分级:A级32例、B级11例;肝切除范围:局部切除20例、两段以上14例、半肝9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27-66岁,平均为(47.6±5.8)岁,child-Pugh分级:A级31例、B级12例;肝切除范围:局部切除18例、两段以上15例、半肝10例。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术前留置胃管、鼻肠管,术后24h后关注胃潴留量>150ml时遵医嘱提供全天持续滴注的管饲饮食,经鼻胃管提供管饲饮食。所需能量按照104.6-125.52kJ·kg-1·d-1供给,热:氮比为625kJ:1g;其中每日脂肪占总热量的25%、蛋白质占16%;其余为碳水化合物;第1天按照50%标准浓度,给予500ml,第2天为标准浓度,500ml,第3天标准浓度,1000ml,第4天为标准浓度,1500ml,直至2000ml。 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干预(PN),术前准备放置中心静脉管,遵医嘱输注葡萄糖、白蛋白、脂肪乳、维生素,治疗7天,根据实际恢复情况给予经口进食。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差表示,采用t检验,計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两组 观察组患者术前1天PA指标值(249.82±29.63)mg/L、ALB值(31.95±1.00)g/L;对照组患者术前1天PA值(251.69±28.82)mg/L、ALB值(31.58±1.02)g/L;两组术前1天PA值、ALB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297、1.699,P=0.767、0.093)。观察组术后8天PA值(281.61±20.52)mg/L、ALB值(38.51±1.02)g/L;对照组术后8天PA值(268.57±18.10)mg/L、ALB值(34.20±1.10)g/L;观察组术后8天PA值、ALB值均高于对照组,(t=3.125、18.840,P<0.05)。 2.2评价两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恶心1例、呕吐2例、腹泻0例、腹胀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例(9.30%);对照组恶心3例、呕吐4例、腹泻1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例(23.26%),(χ2=7.149,P<0.05)。 3.讨论 肝切除术对机体创伤较大,影响机体代谢与内环境稳定,此外因手术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呈现高分解代谢状态,诱发术后营养不良,影响术后身体康复[3]。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8天PA值、ALB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例(9.30%),低于对照组10例(23.26%),P<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给予早期EN支持,在术后24h内提供营养支持,促进术后顺利恢复,早期给予静脉输液提供热量与水分,逐渐过渡到完全EN,有效恢复肠道功能[4]。EN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积极机体生理功能与组织修复需要,营养液可直接经肠道吸收与利用,具有符合生理特点,患者耐受程度高;相较于PN干预,EN可有效避免PN的缺点,EN可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预防细菌移位,恢复胃肠道功能[5-6]。 综上所述,肝癌肝切除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可改善营养状态,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赵凤娟,张宇,赵新华等.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2):118-122. [2] 张露,冯秋琪.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235-236. [3] 王昕云,戴霞,滕艳娟等.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运动—营养管理模式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11):1597-1601. [4] 夏秀丹.进食护理对肝癌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6):197-198. [5] 王静,唐小丽,邹静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肝癌患者围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9,34(10):1-4. [6] 曾艳霞,袁群芳,程秋霞等.营养支持对合并营养风险肝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肝脏,2019,24(2):201-2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