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巧设问题 增强实效 |
范文 | 褚志丽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就学习本质而言,学习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问题式教学得到了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青睐。但是,由于一些教师没有从深层次来认识问题式教学的实质,导致在具体进行历史教学时出现了很多偏差,如问题过多、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发作用、问题与问题之间衔接性差等,使教学没有收到良好的成效。笔者认为,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时,应注意体现问题的整体性、启发性、互动性、层次性等特点。本文试结合高中历史教材,来分析如何巧设问题,增强历史课教学实效。 一、创设和谐氛围,带动学生提问 新课程主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呢?这首先是指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敢于和乐于提出问题。因此,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转换思路,以生问代替师问,突出学生主体,让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变得精彩。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的《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提问。当学生自主学习完后,为了让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先结合教材,对世界格局、两极世界、冷战等概念进行讲解,再通过提问调动学生情绪:关于两极世界的形成你们有哪些问题想问?想不想让自己的问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内容?此时,有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二战后初期会形成两极格局?” “为什么二战后美国要采用冷战的手段?” “冷战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学生提问之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引领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巧设历史问题,引导探究学习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思考问题对学生的价值,如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探究的价值等。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探究题目,供学生合作交流、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当时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先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为什么?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围绕哪些方面展开?这些问题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中,学生必须结合历史知识、本身认知等方面才能作答。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全方位了解当时的背景,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共同进行分析。这一问题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有效牵引学生思维,学生只有联系时代背景,主动阅读学习大量的相关资料,才会分析得出答案。 三、设计开放问题,拓宽学生思路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过于呆板,以免让学生觉得乏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1.有一条广告语是这样的:知讯者生存。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信息?3.我国的大众传媒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四大媒介指的是什么?以上的问题设计灵活,时代感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事实证明,越是开放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越有利。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实施问题式教学,巧设问题,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度、问题与教材的相关度、提问的时机、对提问做出的反应等,以使历史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 (本栏责编 阿 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