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未来教育,向我们走来 |
范文 | 宋文献 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因而教育不仅要关注当下,更应关注未来;不仅要关注知识,更应关注素养;不仅要关注能力,更应关注人格。这一切都期待教育要有新理念、新样态。这样,就有了未来教育,有了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一定和先进技术相依存,如互联网、移动终端大数据分析等。我们可以暂时不懂技术,但需要接受一种理念:技术改变教育教学。因为,技术改变了教育的样态、提高了求知的效率、实现了个性化培养、解决了教育的公平。教育领域,比任何领域都更加欢迎移动互联时代。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未来学校与“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画等号,以为实现了班班通、校校通、人人通,学校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未来学校。在我的心目中,未来学校一定是认同并实践“育人比育才更重要、人格养成比考试提分更重要、好学比学好更重要”理念的学校。 在未来学校里,我们将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教育的开放透明,打破时空制约,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实现教育的共同分享,即使在偏远的乡村,学生也能得到一流教育资源的滋养;实现教育的因材施教,把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现教育的国际交流,不出校门,即可享受到顶尖的国际教育,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同时,技术的循环毫不停歇,甚至正在加速进行,它可能会分散教育的注意力,这正是学校使用技术时最大的风险。在教育领域谈技术,并不是简单地把教育交给未来科技,而是要在新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 因此,隨着知识的积累、技术奇点的到来,学校理念、管理文化、办学特色、课程体系仍然不容小觑。因为学校将越来越难以教给未来社会需要的特定知识和技能,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如果有了凝聚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就有了特色育人的教育磁场,有了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就有了全新的师生生命状态。技术发展越快,教育的重点就越要转向课程管理、师生关系、通用技能、核心素养。 如果我们深刻理解技术,就会发现技术自身的逻辑里蕴藏着答案。阿瑟在《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一书中指出:“技术总是进行这样的循环,为解决老问题去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又引起老问题,老问题的解决又要诉诸更新的技术。”教育的问题才是判断新技术的标准所在。因为互联网的超链接结构是一个个性化、无边界的学习环境,搜索引擎是一个即时回答的学习环境,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社交与欣喜获取相融合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管学校让不让他们带手机、用电脑,如果课堂的步调太慢,缺少个性化、缺乏互动,跟不上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节奏,他们就不会在课堂学习上有很大投入。 可以肯定地说,教育中的新技术实施,立足于增加学习机会、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学”的兴趣、鼓励创新……而未来学校一定是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各得其美。最终目的是尊重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专注服务学生;坚持教育本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气质、担当意识的未来人才。 这就是我们关注打造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目的,让我们拥抱数字时代,迎接教育新时代的来临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