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管理分析 |
范文 | 许栋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开展中外合作教学,还能引进一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将这些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我国教学进行结合,从而推动我国学校教育课程的国际化发展,这对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作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没有真正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或者是没有根据办学目标对管理模式等进行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合作办学的质量。目前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缺乏有效的外部管理机制,中外合作办学的正常开展需要相关政策的指引,我国政府在指引中外合作办学方面颁布并实施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这部法规明确规定将从专业设置、学生质量对学校质量进行考核,但是并没有设置具体的质量评估准则,并且法规中缺少对合作办学的监管指标和惩处措施,这对于提高合作办学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1]。同时政府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监督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目前信息化市场背景下政府对合作办学的信息化监管力度比较小,这样就很难对监管信息进行整理和反馈,无法对合作办学提出更好的建议。(2)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首先是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缺少管理和服务学生的意识,针对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真正需求进行分类管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在师资管理方面不够健全,教师的授课经验和外语水平还需要提高,部分学校在引进外教后没有针对外教进行统一管理,这使得外教很难适应中国的教学方式,这种现状也直接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 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是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因此政府和学校管理部门都应该针对如何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献言献策,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落实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规范 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积极开拓和国外高校的办学途径,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意识,尽量寻找适合学生成长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人员主要的责任是督促相关部门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并将任务分配到各部门给予落实,他们的综合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合作办学教学质量,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更应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教学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学校应该给予他们培训的机会,通过校外学习和校内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对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并加强对管理人员学习的要求[2]。同时,中外应该统一教学目标,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利用教学目标指导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中外合作教学形势下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国内和国际的共同需求,尽量处理好中外课程在教学中的结合问题,使得教学内容既能够满足教学目标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又能够实现部分学生适应今后出国深造的需要[3]。 在中外合作教学中教师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必须具备一支综合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在中外合作教学中实现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针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选拔国内优秀的专业教师去国外进修,提高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便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另一种就是聘请国外的优秀教师在国内进行教学,在外教上岗前应该对他们进行培训,便于他们适应中国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也就可以不断提高。 (二)强化政府的质量保证和监管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政府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监督管理,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制。首先应该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市场经济下部分中外合作学校打着教学的幌子非法骗取学生家长的财产,针对这部分学校政府部门应该严格执法,取缔这些学校的办学资格,尽最大努力维护合法学校的办学权益。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中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既要重视对学校的审批,也要重视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切实发挥出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监管责任。 此外,政府还应该完善监管体系,严格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进行监管,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政府部门可以建设国外高校资质查询中心,及时对一些国外学校的资质进行落实,避免我国学校在选择合作学校时造成麻烦;我国部分学校在申请合作办学时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咨询,选择合适的、可信度比较高的学校开展合作;同时落实好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法规,利用法律约束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效性[4]。只有在完善政府监督的形势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中外合作办学是提高我国办学质量的一种途径,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应该重视政府监管责任的发挥,完善学校在办学中的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云海,黄艳,李梅.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1(S1):32-33. [2]林金辉,刘志平.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J].教育研究,2011,15(05):26-27. [3]魏永红.中外合作办学上质量强特色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02):46-47. [4]时旭.和谐共生 合作双赢——高教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未来之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3(06):14-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