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探析与对策思考
范文 +谭晓莉+++史新华+++农丽萍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和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给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对此,如何与时俱进,促使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调查问卷,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现状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供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员 发展 质量 现状 对策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等三部门在2013年印发的教党[2013]2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意见》指出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员的发展质量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党员在发展过程中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发展出的党员的质量必然难以保障。因此,我们要“淡化结果,注重过程”,从党员发展的过程入手,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从而使党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注重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表现,是高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当今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我们以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不同专业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党员100名,非党员100名),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入党动机、入党程序、党员素质形象及组织生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从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党员的一些现实状况。
(一)入党动机
表1学生入党动机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138 81.7
为了找工作方便 20 11.8
随大流,赶时髦 6 3.6
家长要求的 5 2.9
参与问卷调查的100名非党员中有69人提交了入党申请,31人未有入党意愿,表1为100名学生党员与69名入党申请人入党动机的调查统计,81.7%的人是“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11.8%的人是“为了毕业后有更多机会找个好工作”; 3.6%的人“随大流、赶时髦”;2.9%的人是应“家长要求”。
表2影响学生不愿入党因素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对党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11 35.5
入党后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影响学习 7 22.6
程序繁琐怕受约束 6 19.4
有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4 12.9
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影响党的形象 3 9.6
表2为影响学生不愿入党因素的调查统计,31名未有入党意愿的非党员学生中35.5%的人是“对党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22.6%的人认为“入党后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影响学习”;19.4%的人是“程序繁琐怕受约束”;12.9%的人觉得“有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9.6%的人是“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影响党的形象”。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目前大多高校对学生的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做得较好,大部分非党员学生都有加入党组织的愿望,但部分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愿入党。大部分学生对党的认识基本正确,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出现了入党动机不纯等一系列问题,如增加就业资本,给自己、家庭争荣誉等。因此,一些学生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却没有完全入党或根本就没有入党。
(二)入党程序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都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和要求,基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和考察阶段,预备党员的审批和接收阶段,预备党员转正阶段。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是发展学生党员的必经程序,也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最重要关口。
表3 班级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依据(可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学习成绩优秀 129 64.5
思想品德好 183 91.5
党支部酝酿讨论决定 91 45.5
学生干部 35 17.5
个别负责人指定 9 4.5
表3为班级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依据调查,此项内容可多选,100名党员学生和100名非党员学生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是基层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最主要依据。高校虽然都设有学年度的综合测评,但是由于学习成绩是最直观也是最具体的数据,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表现,特别是思想素质,往往缺乏定量的考核办法,所以以学习成绩作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依据就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这也间接使一部分有理想和追求的大学生由于成绩较弱被挡在党组织的大门外。
表4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和谐 42 21
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不够,入党动机多元化 39 19.5
支部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走过场 45 22.5
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不充分 47 23.5
发展党员的透明度不高 27 13.5
表4为发展党员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1%的人认为“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不和谐”。有些基层党支部党员的发展工作追求比例,尤其是在毕业前突击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发展模式严重降低了党员发展的质量。23.5%的人认为“征求群众意见不足”,13.5%的人认为“发展党员的透明度不高”,这从侧面反映了部分党支部党员的发展程序不规范,走群众路线这一法宝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和坚持,要引起我们反思。22.5%的人认为“支部或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走过场”,在参与调查的学生党员中95%的人知道自己的入党联系人,但只有46%的学生党员会与入党联系人经常交流,而5%的学生党员不知道自己的入党联系人。19.5%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不够,入党动机多元化”。这些数据都说明我们基层党组织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党员素质形象
表5党员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理论水平不高 64 32
学习成绩较差 15 7.5
入党动机不纯 21 10.5
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 35 17.5
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65 32.5
表5是针对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调查。总的来说,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形象大体良好。大多数人认为学生党员能够发挥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是32.5%的人认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32%的人认为党员“理论水平不高”,17.5%的人认为党员“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部分学生党员因为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党员意识不够,党性修养较弱,不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四)组织生活
根据《党章》规定,每个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党员组织生活会,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基本能正常进行,但多数党员认为是出于纪律要求参加而已。
表6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的原因(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64 64
内容缺乏新意 59 59
活动效果不理想 21 21
手段方法不够先进 38 49
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比较少,较难以开展活动 43 43
表6是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的原因调查,100名党员学生64%的人认为“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党组织生活方式多数是学习各类党的文件精神和读报纸,59%的人认为“内容缺乏新意”,没有吸引力。43%的人认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较少,较难以开展活动”,38%的人认为“手段方法不够先进”。这些说明我们党的组织生活有待进一步落实。
三、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党员队伍整体是健康向上的。但是,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现状的各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想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必须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
(一)做好新生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开设入党启蒙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大学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以通过党校专题课程学习、组织观看红色题材影片、开展入党动机讨论座谈会等方式,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杜绝功利主义的影响,端正入党动机,感染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应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好 “入口关”。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规范党员发展程序
杜绝支部书记、辅导员一言堂,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后确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严格落实考察要求,建立入党联系人帮扶制度,保证入党积极分子与入党联系人每月有汇报,每周有见面,避免入党联系人走过场;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确保将真正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加强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避免入党前后表现不一致的现象,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维护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先进性教育,提升党员素质形象
基层党支部要以先进性教育为平台,以实现“中国梦”为蓝图,积极传播党的各项主张,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党员不仅在思想上入党,更在行动上入党,能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同学,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四)改善组织生活方式,提高党的吸引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圆桌会议宣讲的学习模式已逐渐落伍,基层党组织应该改善活动手段,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组织生活,如QQ交流、视频讨论、网络自学等。同时党组织还要尽量丰富活动内容,多开展户外活动,如党小组进社区、徒步重走红军路等,让每一个党员不再是迫于纪律压力参加组织生活,而是真正乐在其中。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时期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劲松.从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谈高校学生党建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11):27-29.
[2]王芳.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3(11):24-26.
(四)组织生活
根据《党章》规定,每个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党员组织生活会,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基本能正常进行,但多数党员认为是出于纪律要求参加而已。
表6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的原因(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64 64
内容缺乏新意 59 59
活动效果不理想 21 21
手段方法不够先进 38 49
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比较少,较难以开展活动 43 43
表6是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的原因调查,100名党员学生64%的人认为“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党组织生活方式多数是学习各类党的文件精神和读报纸,59%的人认为“内容缺乏新意”,没有吸引力。43%的人认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较少,较难以开展活动”,38%的人认为“手段方法不够先进”。这些说明我们党的组织生活有待进一步落实。
三、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党员队伍整体是健康向上的。但是,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现状的各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想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必须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
(一)做好新生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开设入党启蒙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大学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以通过党校专题课程学习、组织观看红色题材影片、开展入党动机讨论座谈会等方式,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杜绝功利主义的影响,端正入党动机,感染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应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好 “入口关”。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规范党员发展程序
杜绝支部书记、辅导员一言堂,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后确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严格落实考察要求,建立入党联系人帮扶制度,保证入党积极分子与入党联系人每月有汇报,每周有见面,避免入党联系人走过场;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确保将真正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加强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避免入党前后表现不一致的现象,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维护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先进性教育,提升党员素质形象
基层党支部要以先进性教育为平台,以实现“中国梦”为蓝图,积极传播党的各项主张,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党员不仅在思想上入党,更在行动上入党,能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同学,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四)改善组织生活方式,提高党的吸引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圆桌会议宣讲的学习模式已逐渐落伍,基层党组织应该改善活动手段,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组织生活,如QQ交流、视频讨论、网络自学等。同时党组织还要尽量丰富活动内容,多开展户外活动,如党小组进社区、徒步重走红军路等,让每一个党员不再是迫于纪律压力参加组织生活,而是真正乐在其中。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时期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劲松.从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谈高校学生党建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11):27-29.
[2]王芳.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3(11):24-26.
(四)组织生活
根据《党章》规定,每个党员必须自觉参加党员组织生活会,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基本能正常进行,但多数党员认为是出于纪律要求参加而已。
表6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的原因(多选)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64 64
内容缺乏新意 59 59
活动效果不理想 21 21
手段方法不够先进 38 49
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比较少,较难以开展活动 43 43
表6是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的原因调查,100名党员学生64%的人认为“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党组织生活方式多数是学习各类党的文件精神和读报纸,59%的人认为“内容缺乏新意”,没有吸引力。43%的人认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较少,较难以开展活动”,38%的人认为“手段方法不够先进”。这些说明我们党的组织生活有待进一步落实。
三、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党员队伍整体是健康向上的。但是,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现状的各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想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必须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
(一)做好新生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开设入党启蒙教育专题讲座,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大学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以通过党校专题课程学习、组织观看红色题材影片、开展入党动机讨论座谈会等方式,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杜绝功利主义的影响,端正入党动机,感染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应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好 “入口关”。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规范党员发展程序
杜绝支部书记、辅导员一言堂,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后确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严格落实考察要求,建立入党联系人帮扶制度,保证入党积极分子与入党联系人每月有汇报,每周有见面,避免入党联系人走过场;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确保将真正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加强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避免入党前后表现不一致的现象,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维护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先进性教育,提升党员素质形象
基层党支部要以先进性教育为平台,以实现“中国梦”为蓝图,积极传播党的各项主张,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党员不仅在思想上入党,更在行动上入党,能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同学,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四)改善组织生活方式,提高党的吸引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圆桌会议宣讲的学习模式已逐渐落伍,基层党组织应该改善活动手段,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组织生活,如QQ交流、视频讨论、网络自学等。同时党组织还要尽量丰富活动内容,多开展户外活动,如党小组进社区、徒步重走红军路等,让每一个党员不再是迫于纪律压力参加组织生活,而是真正乐在其中。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时期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劲松.从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谈高校学生党建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11):27-29.
[2]王芳.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3(11):24-2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