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美德即知识”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
范文 | 和媛燕 【摘 要】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一切美德根源于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知识是美德的本质。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回答,“美德由教育而来”,人通过受教育获得知识,再对自己灵魂进行省察,从而培植美德。从这一意义出发思考我国高校当前的德育工作,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美德 ? ? ?知识 ? ? 高校德育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也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可以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高校高等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必须认清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认为一切美德根源于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知识是美德的本质。“美德由教育而来”,人通过受教育获得知识,再对自己灵魂进行省察,从而培植美德。尽管时过境迁,但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仍然符合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的德性、知识和善。 一、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状况 1.知识与德行的分离 在苏格拉底时代,人们往往缺少认识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获得知识从而培育美德。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知识的量激增,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但这并不意味着 “美德”的提升, 反而打破了“德性即知识”的神话, 造成“知识增多, 公德败坏”的恶果。从无良奸商到腐败官员,从官商勾结到学术腐败,从食品药品安全到学生宿舍安全,很多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学历的人,他们的“知识”和“公德”却背道而驰,在金钱名利、个人利益面前,罔顾法律,铤而走险。他们的恶劣行径对社会财富、对他人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知识”不但没有为他们寻找到内心的德行,反而成了他们“德行”沦丧的助推器。 “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完全违背了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哲学意蕴,发生了严重的分离。 2.理想丧失,价值观混乱 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丰富人们的生活,但往往人的精神及内心却容易迷失在物欲之中,金钱至上的思想几乎弥漫整个社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大学生更容易从互联网获得的信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正在形成中尚未成熟的他们而言,缺乏辨析能力,可能使他们有时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法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人生价值。有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丧失的问题,崇高理想和信念逐渐淡化,个人的理想建立在金钱之上。学生中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炫富、攀比;部分学生缺乏社会基本道德,思想认识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诚信意识淡漠,如作弊、替考等等。 3.德育方式的传统方法僵化 在德育教育中,必须考虑新时期高等教育处于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德育工作却存在着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导致学科的吸引力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德育工作缺乏创新。灌输式、理论式的说教仍旧占据着主导。重形式大过重效果,形式单调,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烦心理,阻碍了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认同。一些德育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时不能换位思考,仅从说教者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而不是理解、关爱学生,难以与学生产生共情,无法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当然就更谈不上人文关怀的体现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二,德育教材理论化,因空洞说教而失去其吸引力。有些教材偏重理论的阐释,而一些教师在教授时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使得本应是一门联系现实比较紧密、具有较强的社会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反而显得空洞、苍白,导致学生学习热情淡漠。第三,教学形式刻板僵化。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方法能否做到因材施教,但目前有些教师仍然采用“灌输”“ 说教”等方法在进行德育教育,一堂课满堂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二、“美德即知识”的内涵阐释 在色诺芬的《回忆录》中记载 :“苏格拉底说,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的人也绝不可能将它们付诸实践。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就不可能做美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在他看来,一方面所有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另一方面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无知的人当然也不会真正有美德。 美德是否可教?在这道德教育的前提性问题上,苏格拉底从“美德即知识”出发,又提出了 “德行可教”的观点。知识是道德的基础,道德的获得自然同知识的获得存在内在的统一性。理性的认知,普遍绝对的善,早已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但这种隐藏的理性认知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引导得出,因此就需要通过道德的教育,让人认识普遍绝对的善。如何进行道德的教育?它需要教授者和学习者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此,在《美诺篇》中,学习的过程被称为“回忆”,也就是对过去知道的,后来又被忘却了的存在的事物的回忆。因此教育者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思想的 “助产婆”,帮助人们认识和发现自己内心的知识和普遍绝对的善,从而达到认识自己、实现美德的目的。所以他说:“我是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三、“美德即知识”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1.实现主体性教育的转变 主体性德育模式创新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实践的问题。德育工作效果的改善取决于学生从要我学、逼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变到我要学、我想学的主动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地将知识吸收内化,提升道德素养,才能实现有知识有德行的德育目标。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平等的主体,因此展开思辨的对话、问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能思考的灵魂”,双方都应是发挥主动性的参与主体。“精神助产士”的教育模式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尊重、信任、互动、民主的关系,这与强调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具有紧密的契合性。 2.强调知行合一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案例说明了掌握知识的人不一定有道德观念,有道德观念但可能也会做不道德的事情,这是非常典型的知行不一。德育教育过程中,知与行都很重要。施教者首先要传播人类文明成果中的善,解决学生对于善的知识的问题,更要现实中去实践,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做中学”,亲身体会并且感悟到道德知识,而且要使受教育者建立知行合一的观念,明确用自己的知识统领自己的行为意识, 从知而行,从行而知。 3.坚定德育工作者的信心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复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道德领域里出现失衡现象:旧有的传统道德规范不断受到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效力;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尚未成为较为稳定的体系,甚至还存在一些缺陷和相互矛盾之处,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道德堕落或失落。德育工作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德育的实效性不明显,甚至容易对德育的信心产生怀疑和动摇。苏格拉底身处一个秩序混乱的时代,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正义缺失、善恶不分、道德沦丧的黑暗现实。但他仍以“自知其无知”为座右铭,深入社会,“德行可教”,希望人们认识善、践行善,从而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尽管被人误解、厌恶、陷害,但是他对善、正义、美德的追求和德行可教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最后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念。苏格拉底在困境中追求本真的执着态度和精神,对于当前德育工作中的困难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敦华,朱德生.西方哲学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小枫.美德可教吗[M].华夏出版社,2005. [4]覃一凤.新时期艺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和方法[J] .教育教学论坛. [5]贺敏敏.从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看中国德育[J] .哲学研究,2014(5). [6]色诺芬.忆苏格拉底[M].商务印书馆, 198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