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范文 | 夏丽 【摘? 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中开展临床途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52名接受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的规培生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间为2017年11月~2019年10月间,参照培训的时间顺序将52名规培生分为对照组(培训时间在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和研究组(培训时间在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每组各26例,对照组的培训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研究组的培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培训前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间无明显区别(P>0.05),但研究组培训后的两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中开展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规培生的考核成绩,保障规培生迅速掌握专科护理中的要点,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217-01 新生儿专科护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它对临床护士的基础知识技能和专科特殊知识技能的要求更高,尤其是针对护理专业的规培生,因其临床护理经验的不足,所以急需开展专科护理培训用于提升其专业技能,保障临床护理质量[1]。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成熟的医护管理模式,它对于时间管理、质量控制有更加严谨及严格的要求[2]。现本研究为提高专科护理培训质量,选取52名护理规培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其新生儿专科培训中开展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将参与本项研究的52名护理规培生按照培训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培训时间在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和研究组(培训时间在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每组各26例,所有规培生均为女性,其中对照组年龄在20~24岁,平均年龄(22.52±0.45)岁;本科学历9名、三年制专科学历17名。而研究组年龄在20~25岁,平均年龄(22.68±0.54)岁;本科学历8名、三年制专科学历18名。所有规培生均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本项研究,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可行分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为每一位规培生安排一位带教老师,规培生跟随带教老师学习新生儿专科护理相关知识。研究组则开展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具体内容包括:首先由科室护士长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为规培生制定临床专科培训路径表,待规培生进入科室实习前,由总带教老师向规培生发放培训表,并针对其培训模式进行详细的讲解,使规培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各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而带教老师严格遵守路径表进行临床带教,时长共计11周,具体培训路径为:①入院评估及教育;②向规培生发放路径表单,对各个阶段的培训内容进行介绍;③带领规培生了解科室内的环境布局、各类仪器设备的摆放位置;④介绍科室内的管理制度、不同班次的职责明细;⑤护理安全教育;⑥开展专项培训学习课程,如臀红烤灯照射、头皮静脉留置针、暖箱与蓝光箱的使用以及微量输液泵的使用;同时学习新生儿颅内出血、肺性脑病等重症的观察护理、学习新生儿心肺复苏、头罩吸氧等急救技能,并依次对专项培训内容进行模拟演练。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对新生儿专科护理相关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60分)和操作考试(40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成绩越好,比较两组培训前后的成绩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前,对照组和研究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间无明显区别(P>0.05);培训后,研究组两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护理一直是护理专业规培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难点,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更与国家未来人口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故而急需开展新生儿的专科护理培训,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适应力和胜任力的新生儿护理人才。而临床路径一词,自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后,始终坚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减少卫生资源浪费的现象,并且经20多年的实践发展,它已逐渐成为一种高效、成熟的工作模式[3]。 本研究现将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运用于新生儿护理专科培训中结果显示,研究组培训后两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证实,该模式在提高规培生专业技能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在开展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规培生制定教学路径表,清楚明确的向规培生展示不同的阶段的培训目标及内容,使学习内容可以更加细致的、循序渐进的展现在患者面前,不仅有助于降低专业技能的学习难度,更有助于培养的规培生探究性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带教老师和规培生之间均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避免出现重复教学或教学内容过于片面的现象,继而在规范临床带教行为的同时,也提高临床教学质量[4]。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中开展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规培生的考核成績,保障规培生可以迅速掌握专科护理中的要点,为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龚洁.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 (z1):346. [2]? 刘北师.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5):121- 122,125. [3]? 殷玲玲,阳咏芳.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8):174-1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