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
范文 | 林卫民 [摘 要]学校教育中“人的社会化”任务,要聚焦常规的课堂教学互动。从互动维度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不再只是对知识的传递,以及学生对教师观点的简单接受,而是文本知识、学生知识经验、教师先行知识三者投放到课堂中的共振。其中,经验学习更需要教学互动的支撑,需要各种教学情境的社会化。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学互动;社会化;教学情境 学校教育的终极任务是把儿童逐渐“摆渡”到社会中。中小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的世外桃源,而恰恰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开始。很多时候,人们会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产生错觉,把学习、课堂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生活,潜意识中将其 “去社会化”了,重新设定了一套“学校化”“学科化”的规则。 一、 课堂教学环境的社会性 与学校教育的社会化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的问题,是因为课程结构出了问题;设计出好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就会使学校、学习变得更好。事实并非如此。学校教育如果不去追寻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本质,不重视如何创设具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将难以完成人的社会化。 深刻的学校变革和全面的课程设置,并不意味着教学就好了,教育质量就高了。对理念和课程战略的神化,以及对处理课堂教学结构性问题的简单化,会使学校管理“本末倒置”。 要求学校教育指向社会化的培养,关键仍然在于课堂。课堂环境应是社会的缩影,有关社会性的本质元素在课堂环境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再加上课堂外的校园生活,辅之以适当地向社会开放,让学生走入社会参加一些特别的课程,就形成了培养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的整体格局。 课堂教学是一种社会活动体系,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1]。可见社会性活动的本质也是课堂的基本特征,师生交互活动虽然发生在课堂上,但其背景是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教学共同体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从学习的观点看,将环境作为学习中的要素是必要的。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即学习情境不仅仅影响学习,而且也是学习的一部分[2]。课堂环境涉及的情境设置、活动安排以及社会交互是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标记,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开展涉及“准自然、准社会、背景创设、交互、自我”的学习活动,需要以社会化的环境来衬托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操作、讨论与倾听、观察与实验、纠正错误与反思以及探究活动等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亲历亲为、内在与外修的体验及其从中生成的经验,获得知识和操作、交往、观察、探究、反思的行为规律,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具有“现实可感性、亲身体验性、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等。 二、课堂教学深层的社会化意蕴 从学习互动维度来讨论课堂教学,可以找到关于课堂教学基本框架的规则。在心理的维度上,个体是框架,行动通过个体与环境的遭遇而发生;在互动维度上,环境才是框架,行动是个体与该环境相联系的事务[3]。学习的互动包含活动、对话和合作,互动对于师生所处课堂教学环境中的联系和交流非常重要,能够逐渐地发展学生恰当地卷入和参与社会互动的能力,提升在相应的社会情境中学生个体与共同体整合的习惯,为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作出贡献。 如果学科教师把主要心思放在帮助学生接纳知识等“学科性”事务上,那么学生的认知动力就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师的鼓动之中、父母的压力之下以及社会的责任赋予之上外加的,学生难以体会到自己发现知识的快乐和满足感。虽然,课堂教学中也有学生个体表现的基本框架,但这个框架是教师设定而不是学生建构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相遇而发生的即时情境、教师的示范行动、学生的模仿活动,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 因此,教师应当把关注点放在课堂互动及其相关的课堂情境设计上,为了在课堂中能够引发学生的行动而去营造社会化的课堂互动环境,这也是教育的“社会化”任务使然。如教师可围绕核心内容作出富有幽默感的环境布局,其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并自觉地接受与环境相联系的事务,教师事先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课堂中出现的那些积极的事务能被学生认知和认领,最后还能够顺利地呈现出整个教学共同体完成事务后的成果。个体无时无刻不卷入到与物质环境的互动中,但这种互动性质总是社会性地和人际交往性地加以传递的[4]。以学习相关的观点来看,环境的物质面是服从于更为控制性的社会面的[5],一旦进入实际操作,驾驭课堂教学的即时局面可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师从互动维度设计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对书本知识忠实的传递和学生对教师观点的简单接受,而是教科书文本知识、学生知识经验、教师先行知识三者“投放”到课堂这个巨大的共振器中,经过碰撞洗礼而形成知识经验的融合、修正、生长和发展,从而内化到学生的情感体系和认知结构中去[6]。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处环境是一个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作为社会交流的内容是学术性主题,符号、形象、意义充当双向沟通、交流的桥梁。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体并不只是被动接受学习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或整体的影响,而是主动地接受、拒绝或调整社会影响。正如米德的“自我理论”所言:“主体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客体,他对自己的刺激作出反应,与他自己对话,把他自己当作行动的目标,解释和反思他自己的行为”[7]。 渗入了交互元素的教室里所发生的那些事,不是阻隔了社会性的“离岸”行动,而是学生游向社会之海的开始,这意味着学生的心智状况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他的心理功能只可能在社会空间中得到发展[8]。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中,有很多是可以引发学习的特别事件,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有环境的物质层面与学习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教室里的学习情境在表面上呈现的只是物质层面的互动,但在教学的深层却存在着学生个体与所处环境更广泛意义上的互动。如果学生在互动中投入更多的参与和责任,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且不只发生同化学习,还会有更多的顺应学习、转换学习的发生,此时,“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任务也就处在同步进行的状态中了。 三、经验和经验学习带来的社会化经历 学习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符号学习和经验学习。操作学习、交往学习、观察学习和反思学习等,都是以实际的、具有现实可感性的人和物为对象,且学习者要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并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这些都属于经验学习[9]。 经验预示着特定的活动,即学习者不只是接收,而且也行动着,从而能够从互动中获益[10],教学设计中事先考虑的这些互动,必须重视产生更多学生个体的“主观的意义”,包括学习共同体活动、教学事件发生的课堂整体环境。如果学生个体只是一个消极的角色,并且处于没有主动承担义务的情境下,是不可能学到东西的。学习中经验的形成是连贯的,杜威说:“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意味着,任何经验都是那些过去所发生的继续,同时也以某种方式修正后来之物……互动意味着个体和与此同时构成他所处环境的事物之间发生的一切”[11]。经验的形成总是以社会为中介,这并不是说所有教学都要到学校之外的真实社会中去,而是要将课堂中的环境打造成具有社会性的交互、参与及内容指向,远离行动的孤立和思考的虚无,使教学情境打上社会化的烙印。 从社会嵌入层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可以找到基于社会化的一系列关于学习的观点:模仿应当演变为榜样的力量;导向书本的目标其实是导向社会的目标;矛盾和冲突的价值不只是使学习的障碍显性化,还有那些无意识积累的价值;文化的传承不只是让学生倾听和记忆,还有理智和经验增长后的批判和拒绝;学习中的互动包含了意义、身份、行动和参与,进而转变成个体的经验和发展;课堂学习是在权力或权威、责任和创造性之间的张力中运行的,必然含有隶属社会属性的政治生态问题;知识的信念是社会建构的,只有科学的真实并不能处理所有知识事宜;互动的本质是社会学习,并不是说只有集体学习、合作学习才算是社会学习。 学习过程产生于人们的生物环境与他们所处文化环境的接触中。在学校,孩子变得更加独立,他们常常发展出自己的思想,然后加工外在的文化刺激,并对它们以多种方式作出反应[12]。学生个体在接受塑造的同时,也开始对塑造他们的世界展开了“反作用”。教师事先设计“经验传递”的互动方式,旨在将所有学生能够卷进传递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将某个“有关经验的信息”传递给他人,从而参与学习活动,共同塑造一个教学文本,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解和精神共享,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形成一种共同探索、教学相长的境界[13]。 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在互动的实际情形中,教学所表现的行为不是单向的知识符号或经验的传达,而是人与人以及环境的彼此影响,是关涉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集体之间在学习环境干预下的多向的影响过程。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即它在某个具有社会和人际交往特性的情境中发生,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成为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4]。 课堂教学要指向如何建立更为直接的互动以及更具一般性的实践共同体的框架,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决定、主体性卷入、批判性反思和自反性以及社会责任,没有了这一切,即使有完整的知识呈现方式的有序安排,最后的教学设计仍然不是“真实地能够让学习发生”的方案。 参考文献 [1][6]刘野.互动教学内涵及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11-13. [2][3][4][5][8][10][11][12][14][丹]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M].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9]陈佑清.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关联与互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24-27. [13]彭文秀.“失真”与“归真”: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J]. 教育科学研究,2005(6): 35-37. (责任编辑 郭向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