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想象力激活计算教学
范文

    吴德娟

    [摘 要]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枯燥”“没劲”“死算”的印象。为改变这种情况,可尝试将想象力的培养贯穿于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数学计算中深厚的人文背景、激活丰富的表象、参与有趣的数学游戏,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计算的兴趣,帮助学生将算理和算法相整合,进行深度的计算学习。

    [关键词]想象;激活;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是“数与代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精讲多练”“以练代讲”“在练习中理解”的观念和教学行为占据着课堂。这种缺乏活力的计算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枯燥”“没劲”“死算”的印象,致使教师怕教、学生厌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尝试运用想象力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增强计算教学的活力,挖掘计算学习中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感悟计算中蕴藏的历史价值。实践表明,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想象元素,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挖掘人文内涵,丰厚史学背景

    “一看就会,一算就错”是计算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原因之一就是计算法则语言抽象,概括性强,缺少人文和感情的温度。其实,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定理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它们见证了人类想象、创造、飞跃的过程。这种事实的存在,本身就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挖掘计算法则背后的历史背景、人文力量,能让学生感悟到文明的历史和数学的精神。

    从人文内涵的视角来剖析,知识不仅是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概念与命题体系,更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一种伟大叙事。洞察知识的人文内涵,能使人们超越知识的表层抵达知识的纵深处。在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与数学有关的故事,因此,可在教学中适时展现人类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沉浸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近距离地触摸数学、感受数学。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采取了以下对话。

    师:同学们知道古代阿拉伯人怎样计算这个乘法算式的吗?(出示图1,学生很好奇)

    教师:仔细看每一步是怎么计算的。(学生发现,被乘数和乘数的每一位都要分别相乘,最后按斜格相加就得到了最后的积)

    教师:比较一下,它与我们学过的竖式乘法有何不同?(学生发现这种方法没有把进位纳入心算,而是直接在格子里写出来了,这样不容易错)

    教师:古印度的“交叉乘法”又是怎么算的呢?(出示图2,经过提示,学生发现了每一步计算的根据,还发现它与古代阿拉伯人的计算很像)

    学生1:这样的每一步都很容易,但是要确定每一步写在哪里就有点难。

    学生2:积要写四行太繁琐了,不容易对齐,还不如我们的竖式好用。

    教师:上面的两个例子都要算一算,有一种方法不用算,只要画画图就行了。(见图3,教师介绍:上面横着画2行,下面画1行,表示21;竖着左侧画1列,右边画3列,表示13,然后把交点描出来,再数一数就能得到积了)

    学生觉得这种方法很有趣,于是有人举了28×35的例子,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点太多了,容易描错,又容易数错。在用算筹方法计算49乘36的积时,师生共同解读了每一步结果的由来。当最后算出结果是1764时,学生们认为“太麻烦了”。教师请学生想一想,除了已知的从古到今的这些计算方法,还可能有什么其他的算法。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计算机是这样算乘法的吗?计算器是这样算的吗?老师讲过八进制,它又是怎么算的?……

    学生平时在进行竖式乘法计算时出错率较高,即便使用了多种计算方法仍是如此。在本例中,教师将古人计算两位数的方法介绍给了学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每一步是怎么计算的,积是怎样对齐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得来的,在一连串问题的引领下,逐步理解了计算的原理和过程。学生通过比较古人的算法和今天的算法认识到现在的算法更简洁,并对古人在千年前使用的计算方法感到钦佩。古与今、繁与简、数与形、异与同,其中不仅仅是算法的比较,还有对数学精神的感悟。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知识的亲切感,是在与历史的交流中萌发的,知识不再只是时空中的一个定点,还是历史的一个缩影。这样,就把学生学习的过程,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让他们感悟古人卓越的智慧,同时也能放眼未来,大胆想象,为其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利用直观图像,理解计算难点

    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动手操作是常用的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且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经历了操作的过程,但是学生对算理仍然感到很抽象。经过多次实践后,笔者认识到,操作固然重要,但对算理的理解更为重要。表象是操作的产物,如果能够保留操作时的动作映像,就可以不借助于外部的工具,在头脑中完成相应的运算和转化,与“理解”的心理特征更加一致。學生可借助操作后留下的直观印象对算法进行逐步解读,从而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真正意义。

    例如,在教学“竖式计算除法”时,教师先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但在竖式计算中,学生仍然不能说明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于是教师将分一分的过程画了出来,让学生头脑中的直观印象更清晰。教师接着提出了新的问题情境: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学生仍然先用小棒分一分,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将分一分的过程画出来,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见图4)。再请学生试着列出除法算式“12÷5=2(盘)……2(个)”。教师继续引导:刚才寻找除数和余数的过程,还可以用竖式来表示(见表1)。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像,想象分小棒的过程,边说边出示除法竖式中相应的部分,帮助学生将图像与竖式建立联系。接着,教师再反过来,逐步出示竖式计算的过程,让学生在脑海中出现图像,并想象分小棒的过程,再说一说小棒是怎么分的。

    在本例中,理解算理是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将想象力“栖居”在所要学习和研究的事物上,以操作后形成的直观图像为中介,从具体操作到抽象的竖式形式,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然后从抽象的竖式联想具体的操作过程,解释每一个计算步骤所对应的平均分的过程,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解读。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每一步计算所包含的意义,算理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创设趣味游戏,激发计算情感

    在传统课堂上,被动学习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在计算教学中尤其如此。很多教师认为计算需要细心和耐心,没有考虑过情感的参与。但是当学生处于“被动算”“要我算”的情境时,往往缺乏计算的主动性;而当学生由“要我算”变成“我要算”的时候,积极的情感态度会带动他们完成高质量的计算,他们会主动关注计算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不再忽略计算中的细节。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学习方式,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性的活动,有时会伴随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或比赛竞争等激励因素。教师要设计基于数学素养、指向数学本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实现“算对、算快、算活”。

    例如,在笔算千以内的减法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是难点。在这一环节,教师可设计“猜一猜”和“照镜子”的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计算。

    在“猜一猜”游戏中,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从1~9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两张,分别组成大小不同、十位是0的两个三位数,然后用大数减去小数。这样,教师每看到两张牌,就能立即说出它们的差。如学生抽到了3和8,教师要计算“803-308=()”,并立刻“猜”出答案是495,再让学生算一算,验证教师的答案是否正确,对验证正确的学生加分。用同样的办法,由学生来猜结果,如果学生猜对了,就给其所在的小组加分,若猜错了不得分,最后以比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又如“照镜子”游戏,可制定这样的规则:从1~9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两张,组成十位是0的最大三位数,教师要给出一个三位数作为减数,让结果变成被减数的“镜子”。例如,学生抽取的数是602,教师给出一个减数396,使结果为206(正好与602的数字顺序相反,如同照“镜子”)。用同样的方法,由学生来提供减数,如果能把差变成“镜子”中的数,则该生所在的小组就要加分。

    上例中的游戏,使学生由“要我算”转变成“我要算”。学生玩得很投入,对每一个计算步骤都认真对待,生怕算错了;同时,也在游戏中积极思考算得快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通过多次计算、猜测与验证,发现“秘密”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这是学生在游戏中经验的累积,也是对“秘密”的想象和猜测的结果。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了满足,既獲得了成功感,更有发现“秘密”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基于想象和思维的激发,触发了学生直抵心灵深处的兴奋感。

    学生学习计算的过程,不只是对算理和算法进行融合的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情绪体验和知识的理解融合的过程。激活计算教学,要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的基本要求,要把计算放在历史的空间中,以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人类智慧来感染学生,使计算教学具有人文的温度、思考的乐趣、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潘庆玉.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设计[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郭向和)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