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日归泥
娘、日归泥章太炎在《国故论衡》里提出“娘、日二母归泥”的主张。认为上古声母只有泥母,没有娘、日二母。他说:“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支别,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娘母归泥的例证:“《天文志》颜师古注:‘帑,雌也。’是则帑即女矣。尔女之音展转为乃,有泥纽无娘纽也。”日母归泥的例证:“涅”从“日”声,“涅”泥母字。“耐”从“而”声,“诺”从“若”声,“耐”“诺”泥母字,“而”“若”日母字。“汭”从“内”声,“汭”日母,“内”泥母字。章氏认为上古娘母归泥的说法是正确的。娘、泥都是鼻音,发音部位相近,发生分化是容易的,许多例子也可以证明。日母归泥却不一定可靠。泥母三等已分化为娘母,没有再从三等分化为日母的适当条件。刘熙《释名》中,日母独用的有十三例,泥母独用的有三例,泥、日合用的也只有三例。如果上古泥、日是同一个声母,那么泥、日母大部分独用的情况就不好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