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程信息化驱动下多元混合考核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范文 | 赵增辉 刘星光 郝鹏 冯元慧 李龙飞 摘 要:课程信息化建设为教师重塑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线教学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当今高校课程建设的热点。文章详细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的本质和设计理念,构建了贯穿于六个教学环节体现过程和结果两级指标的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体系,并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该考核体系在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中的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匹配的评价方式,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诊断性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多元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434? ? ?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4-0031-04一、引言 近20年来对教学改变最大的就是多媒体技术,近五年来教育部连续出台了多个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件,旨在推动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课程信息化建设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推动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以“管”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转变[1][2] ,可以预见,信息化教学对教育行业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课程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教育”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内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搞在线课程建设,并且以网络课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提法出现了很多,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等,其中以MOOC技术最鲜明、逻辑最清晰[3-5]。 笔者认为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构建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重塑教学流程,转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策略,以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高校课程改革多聚焦在网络课程建设上,研究的重点在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组织上,目前基于网络课程已基本形成了纯在线教学、线上学习+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线下课堂的三类教学模式[6-8]。其中,结合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在各高校全面推广,但是对于如何构建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综合评价方式研究不多。传统的考核方式多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诟病很多。 以我校《材料力学》课程为例,课程总成绩包含两部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的聚焦点在期末考试上,常在考前搞突击,平时懒于思考,即使考分较高的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乃至解决工程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能力培养。这种一刀切式的考核机制难以与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匹配。如何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潜能,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辩证统一,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也是进行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环。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要深入推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引导学校与教师依托网络学习空间记录学习过程,进行教学综合分析,鼓励学校利用大数据开通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推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提供支持[9]。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并随着混合式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使得教学质量评价走向智能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是当前课程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 二、多元考评机制的本质 1.评价理念 澳大利亚比格斯教授提出,教学评价应涵盖整个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应一致,不能存在矛盾[10]。传统“班级制”“群体教学”只能讲一遍,是以教为中心,多以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为主,往往会造成教学效果的“误判”。线上线下多元考评机制首先需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匹配,能够做到有效促进教学相长,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其次,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体现学生的中心学习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进程的顶层设计者、催化剂,同时又是受益者,多元考核机制能够促使教师完善教学过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灵活变通教学方式。可以说,多元评价模式应进一步拓展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发挥空间。 2.评价原则 线上线下多元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导向要准确。评价体系构建要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核心,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促使学生合理制订学习规划。二是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学生释放了更大的私人学习空间,可以实现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学习进程的个别化和学习过程的互动化,可以用“散养”一詞来描述这种开放性学习的特点,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使用功的学生有机会学得很精细、基础差的学生有机会赶上来,因此应当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合理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它的劣势是弱化了对学生纪律的管理,无法面对面交流,缺少群体性的学习氛围。因此,结果性评价亦很重要,作为期末测评,考试方式不能改,考试内容、题型不能改,监考和管控力度不能改,成绩合格的标准不能改,而且要坚持在线下完成。三是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操作性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有明确的界定和依据,使得评价主体能高效地根据评审情况综合打分,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要合理,而且要公正、公平。 3.多元化 美国学者库巴提出教学评价应重视人的价值观[11],提倡评价内容应全面,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更有效地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线上线下多元评价体系的最大特点是评价的多元化,这个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12]。评价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这也是过程性评价监控的要求;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热情度、知识掌握水平和能力表现等多个方面;评价方式既要有数字化的定量评判,比如线上线下学习的可视化教学和学习数据的统计分析,也要有研讨式的定性评判,比如课堂互动数据的统计分析。三、线上线下多元考评体系的构建 1.“4+2”混合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6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讲授、师生互动、课后作业、辅导答疑、实验以及期末考试,作为课程学习者,前四个环节均可以放在线上完成,实验需要在实体实验室操作实物完成,期末考试作为学习效果监控的最后一道闸门,必须放在线下完成。这样,可采取如图1所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线上线下多元考评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原则,坚持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于6个教学环节,并兼顾结果性评价,可构建两级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二级指标由细化的一级指标构成,包含知识学习、作业、互动讨论、测验等多个评价维度,具体指标及权重见表1。
線上教学环节学生的主观学习活动及参与的活跃度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社会学习者,可将表1中过程性评价中的5个二级指标作为课程的全部评价指标,改变权重即可。对于校内课程学习者,则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多维度评价方式,其中各部分的评价内容、权重以及积分规则如下: (1)过程性评价 ①教学视频观看。课程教学视频包括知识点教学、习题讲解和知识拓展等,满分100 分,占过程性评价的权重为30%。将每个视频的观看时长与实际时长之比定义为反刍比,反刍比若高于90%,则该视频观看成绩为满分,否则,将根据观看时长比例得到相应分数,每个视频得分累加总分即为该指标总得分。 ②在线作业评分。在线作业主要针对重要知识点而设置,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和判断。每次作业5个题目,每个题目20分,共计100分,作业的总成绩为每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值,该指标占过程性评价的20%。 ③单元测验。单元测验是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内容的综合训练,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和判断。每个单元设置10个测验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每个单元测验得分累加总分即为该指标总得分。单元测验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环节,因此占过程性评价的30%。 ④互动讨论。互动讨论包括两部分:一是线上知识点讨论话题的参与度,包括话题和回复话题的帖子数量,每个帖子为10分,满分100分;二是线下课堂讨论活跃度,包括课堂表现,如提问、回答质量、协作学习效果等,该部分由教师作定性评判。互动讨论指标占过程性评价的10%。 ⑤在线考试。该部分题目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和判断等客观题,考查内容做到全覆盖,组卷可采用系统自动组卷或者人工组卷。在线题目难度较小,设置目的一方面是考查社会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让校内学习者进一步巩固和训练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因此也作为过程性评价部分。该部分占过程性评价指标的20%。 (2)结果性评价 对于校内学习者,结果性评价包括以下两个指标: ①实验完成质量。掌握基本的机测、电测实验方法是《材料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实验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实验成绩评价包括团队协作和实验报告撰写两部分,实验成绩占结果性评价的20%。 ②线下期末考试。线下期末考试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考试题目相比线上考试在题目难度和综合度上都有所提高,既要有考查基本知识点的题目,又要有一定比例的综合、提高性问题。题目类型包括单选题、填空题、简单计算题和计算题。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各占12分,简单计算题38分,计算题50分。线下期末考试成绩占结果性评价的80%。四、《材料力学》线上线下多元考评体系的实践与反思 1.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 我校《材料力学》在线课程已在超星学银在线平台运行一期,并且已在山东省高校联盟平台上线,准备双线运行。在第一期运行过程中,我们对线上线下多元评价机制进行了尝试。一期在校学习者选课学校13所,选课人数超过800人,另外社会学习者超过300人。知识点讨论话题发帖总数达到12622个。学生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很刺激,参与热情和参与度非常高。学生从知识量、趣味性、教师参与度、课程设计四个方面对课程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我们随机抽取了土木工程专业6个班的综合测评,发现相比往届学生,不及格率明显降低,成绩分布更加合理,趋近于正态分布,如图2所示,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较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
2.多元评价体系的反思 多元评价体系包含若干评价指标,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可以全方位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一开课就有一种紧迫感和紧张感。结合在线课程,学生可实现学习进程的私人定制,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学习可以赶上来,学习好的学生也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就是说,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像群体性教学那样,在一刀切的考评模式下出现大面积的两极分化。这种多元化考评方式,使得学生不得不重视学习过程和过程性评价,参与热情的提高和多维度的评价,促使学生会围绕讨论话题开展大量的资料查询、拓展阅读和小组讨论,既丰富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自学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可以说,这种全方位的以评促教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自省、怀疑、设问、探索和创新能力的预期效果。 但个别学生对自己要求很低,只满足于及格。由于过程性评价成绩很高,因此他们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地提高平时成绩。因此,如何加强监控,避免出现这种考核死角是我们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五、结束语 目前,国内各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因此建立与在线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依托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力学》在线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评价机制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构建了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模式,并进行了试点。从学生参与度和综合成绩分布来看,教学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考核死角有待解决。教学评价在教学改革中应当是不断发展、动态调整的,既需要与教学模式相匹配,还需要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参考文献: [1]张崟.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5):16-17. [2]王珠珠.教育信息化2.0:核心要义与实施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18(7):5-8. [3]郑小军.例谈微课小结(收束)的误区、原则与方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2):31-34. [4]杨起虹,程结晶,刘敏.我国教育领域MOOC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热点与趋势[J].数字教育,2018,4(2):17-21. [5]苏治国.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5):10-12+22. [6]岳亮.高校开放教育模式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評《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8(6):168. [7]张辉.“互联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10):82-85. [8]鲍兰平,张步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高教学刊,2018(2):90-92. [9]徐晓丹,刘华文,段正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学习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8):95-97. [10]乔爱玲.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9):60-63. [11]孙翔,冯庆革,黄华存,等.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式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4):69-71+76. [12]李运福,杨晓宏,周效章.我国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8(7):70-78. (编辑:李晓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