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介素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范文

    邹佳莹 郑洁 刘开阳

    [摘 要]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拥有海量的信息,而对信息的理解、判断、掌握都受到了当代新媒体的一定影响。而今具有良好接受能力的大学生对新兴事物十分感兴趣,若他们具有高水平的新媒介素养,即信息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合理利用新媒介的本领,对个人价值观的构成有明显作用。以合肥工业大学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从媒介认知、判定、应用等方面进行问卷测试,全面探析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水平,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184-02

    一、提升高校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内涵

    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在著作《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初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解说。历经多年研究发展,观点出现分歧,获得众多学者认可的是1992年美国素养研究中心“媒介素养”的定义: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应能力[1]。21世纪以来,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促生了“新媒介素养”这个概念。美国新媒介联合会在2005年《全球性趋势:21世纪素养峰会报告》中将“新媒介素养”定义为:“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化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以及再加工的能力[2]。”基于媒介素养定义,结合新媒介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等特点,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接触和理解新媒介的能力、解读和批判新媒介的能力、参与和使用新媒介的能力以及对新媒介的创造和传播能力[3]。

    (二)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成为大学生必备素质要求

    新媒介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网络世界,有些同学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有这样一群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人们称之为“低头族”。不管是在教室图书馆学习还是宿舍操场休闲时,他们都低头看着手机,深深沉迷其中,浪费大好时光、荒废个人前程。很多不法分子也借助新媒体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乘虚而入,大肆传播负面消息及不良价值观,使不谙世事的学生深受负面干扰,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理想信念逐渐动摇,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等受到严重影响。在校大学生尚处在人格形成与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也是新媒介素养不断成长的时期,他们对新媒介认知、理解能力十分重要,新媒體素养成为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三)新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新需要

    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交互及时、高效,使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消除了空间、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新媒体应用的沟通功能开发具有优先性,但教育功能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新媒体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全球性信息流动空间的同时,也对如何在多元文化品位和价值体系的环境下积极维护传统文化提出了巨大挑战。当今西方文化不断渗透,中国主流文化的中心地位日益弱化,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多元的时代大环境下价值取向复杂。他们通过多元纷繁的文化认知大千世界、增长理论知识、丰富人生阅历,同时也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信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新媒介素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能够了解多方信息,正确解读时事新闻,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以提升,能正确认知党史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对大数据时期下的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全面分析。调查总计发放700套问卷,收回688套,其中有效问卷652套。调查对象为合肥工业大学在校本科生,涉及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七个学院学生,其中大一197人、大二133人、大三181人、大四141人;按性别分配,男生508人、女生144人。下面是问卷结果与探究分析。

    (一)大学生过度关注手机、网络等新媒介

    如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新媒体相较于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在媒体中占绝对优势。根据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高达55.8%。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智能手机的使用不断挤占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其他电脑设备。

    各大学加强信息化建设趋势下,大学生非常依赖网络。问卷结果表明,有97.7%的大学生日常最频繁接触的媒介是手机。手机这种新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的渠道、线下消费最便捷的支付渠道、网络娱乐类应用最方便的体验渠道。在有关手机等新媒介使用习惯调查中,有43.25%的学生一般使用3~6个小时,每天使用手机6小时以上的同学占17.48%,仅3.99%的同学使用时间低于1小时。在业余时间操作手机等新媒介的学生比例68.87%,睡觉之前玩手机的学生比例20.71%,而4.45%的学生会利用吃饭时间,3.83%的学生会利用课堂间歇时间。线下消费选择使用手机支付的同学占比85.87%,利用手机娱乐休闲的同学占比65.62%。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迅速发展,半数以上学生日复一日花费很多精力在新媒介的接触上。

    (二)大学生有效辨别新媒介信息能力不足

    在大学生认为新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优势(多选题)的调查中,84.36%的大学生认为是时效性强、传播迅速;84.2%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介方便快捷、易于获取;77.61%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介资源丰富,可以获取的信息量大。在我国新媒体及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网络正在传播着海量信息,信息内容鱼龙混杂,包含明星花边新闻、网络贷款等不良信息。不过,当代大学生有效辨别新媒介信息能力不足,他们甚至缺乏对失真信息的甄别力。当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推送过来,他们会对诸如明星般的物质生活心生羡慕,让曾经充满目标的自己迷失,这也导致了大学生不良网贷事件频繁发生。

    (三)大学生善用新媒介信息能力有待提升

    现如今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平均每天用来上网的时间达到3至6小时,他们主要利用手机关注一些交友、娱乐、游戏等信息,用于学习的时间占比非常小。44.48%的大学生利用网络等新媒介“休闲娱乐、打发时间”,27.61%的大学生为了“人际交往、交流沟通”,12.88%的学生为了获取资讯、拓展视野。他们频繁地登录网络社交平台,长时间进行刷屏来了解好友动态,以及获取社会资讯,但这些碎片化信息往往简单短小,在脑海中稍纵即逝,分割了整体学习时间。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相较于面对面的交流,他们更愿意选择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交流沟通。对信息选择而言,31.47%的学生关注时事社会热点,15.18%的学生关注体育影视,14.26%的学生关注军事新闻,9.66%的学生关注明星八卦,仅有8.56%的学生选择关注与学业相关的信息。

    三、新媒介素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认知

    由于缺乏系统的媒介教育,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大多是自发的,因此这类认知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高校需承担媒介教育之重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大学生完塑合理价值观、媒介观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由传统媒体时代被动选择和接收信息的受众角色向内容的生产者、信息的传播者、媒介活动的批判者等角色转变,与这种新媒介环境相适应的新媒介素养便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拥有的一种本领。

    大学生应该善于运用新媒介的优势,注重使用新媒介的频率与效果,从新媒介中获取有效信息,借助新媒介提高审美甄别能力,通过新媒介得到休闲放松健康成长,利用新媒介进行自我教育。大学应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充分激发他們乐于学习媒介素养常识的兴趣,动员学生学习实践的热情。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中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把新媒介素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为理性高效使用的行动,逐步养成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二)正确利用网媒传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当今时代,大学媒介资源十分丰富,如学校官方网站、校报、校园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等,都能作为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载体。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园媒体的相关岗位,让他们参与新媒介的具体事务。在相应的竞赛、培训、讲座中,加强大学生新媒介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实践,学生对新媒体的本质特性、运行机制、合理运用等知识可以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学校及辅导员可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切实增强其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辅导员在“主题班会”“小班辅导”等教学中应增加网络法制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制能力及道德评判水平,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水平不算先进,师资力量匮乏,新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素养教育的能力迫在眉睫。为了普及新媒介的应用并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高校教师团队,以期利用新媒介的功能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介素养。高校可以通过邀请相关媒介素养人才,如,专家、企业家对辅导员进行宣传教育,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辅导员团队的综合素质。

    高等学校辅导员需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善用新媒介提升自身新媒介素养,增强政治教育的趣味度、互动感和感染力。这需要将新媒介素养与自身教育工作联系起来,构成统一发展的整体,实现各方面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不断丰富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加强对新闻学、教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的学习。努力打造网络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结合日常工作实际,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熟练运用大众媒体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杨璇,张凌霄.媒介素养研究之文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4(8):13-14.

    [2]黄旺,胡满英,张小雨.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南方论刊,2015(9):59-61.

    [3]周金辉,李晓飞,张敏,等.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2):48-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