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互联网+"教育时代的“金课”课堂
范文

    李明 王润涛 刘瑶 王树文 杨俊杰

    

    [摘要]“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使学生对学习时间和空间具有更多自主选择权,这对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造“两性一度”的“金课”,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努力活跃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该文先是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水课”类型即“读”课堂和“演”课堂,并讨论了这两种“水课”的危害,然后结合时代发展分析了“互联网+”教育时代打造“金课”的必要性,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育手段、教师素养这几个方面探讨了打造“金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金课”;“水课”;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 02-0059-03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教师课前认真地准备讲授内容,课上以讲授加板书的形式把知识点和推导过程逐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紧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同时记随堂笔记,课下教师将课程巾的难点和重点留给学生做作业然后对作业进行批改、讲评。学生如果想在考试巾得到理想的分数,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了一代义一代人。随着多媒体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教育方式从传统的板书式教育发展到多媒体式教育,目前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许多网站提供免费的网络视频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精品课、慕课等共享资源修习所学课程,可以自由地选择国内外名师的讲授视频。许多慕课不仅有教学名师的精彩演讲,还在必要环节加入了动面特效,学生听课犹如看电影,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慕课平台与主讲教师互动。这种“互联网+”视频课程具有公开性、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无疑给教师的课堂授课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塑造优质的实体课堂教学,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课程为补充的教学模式是广大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该通知要求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二、“水课”是教育大堤的蛀虫

    “水课”是指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的课。“水课”的主要特点是陈旧的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不能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只能纸上谈兵而不能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这就使学生的知识理论与能力素养脱节。

    (一)完全以PPT为主导的“读”课堂

    “读”课堂的突出特点是教师讲课“掺水”、学生学习“掺水”,作业少、课堂管理松、课程绩点高,便于学生顺利获取学分;教师课堂授课完全按照PPT的内容照本宣科,PPT中满篇都是文字及公式推导,教师扮演“播音员”的角色,将理论定义及推导过程按照PPT陈列的顺序进行讲读。学生处于“听众”的地位,整个授课环节缺乏师生、生生互动,课下不设置讨论环节,甚至不留作业,考试内容均选白PPT,学生只要将PPT的内容“背”下来,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教师在课堂上对PPT巾的问题进行白问白答,不需要学生思考和参与其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枯燥的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在这种课堂上玩手机、睡觉,没有学到真正能够应用的知识。以PPT为主导的课堂,教师处于辅助地位,该类课堂不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对课程深入的理解,甚至无须备课,长期以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会让教师产生工作惰性,不利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

    (二)纯粹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演”课堂

    “演”课堂的典型特点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表现得精彩生动。教师在备课环节做了充分准备,在PPT中采用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动感元素来代替文字描述,讲授环节采用与所授知识点相关的故事或者比喻来活跃课堂,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巾进行课程学习。然而“演”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从新授到练习,从概念到规律,都投影到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但思考得少。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的空间,学生收效甚微,更谈不上能力得到培养。“演”课堂与互联网慕课、精品课非常相似,“演”课堂是现场直播,而慕课是录制播放,都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加工处理编制成脚本。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演”课堂不能列入“金课”范围,虽然教师在课程准备、课堂授课等环节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但是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任何行业的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教育行业也需要遵循这一发展规律。无論是何种课堂教学方式,都需要将先进技术与教学经验相融合。探求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打造“金课”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教学理念和手段需要不断改革与优化。在此时代背景下,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势在必行。

    三、如何打造线下“金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就是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与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相匹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维。所谓“创新性”,是指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设计要依据专业特点设置一定的难度、深度,要让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弄得懂。打造“金课”,要重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

    塑造一门合格的“金课”可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如图1所示。

    (一)教学内容要具有高阶性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巾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狭义上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广义上包括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传播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巾,“高阶性”正是从教学内容层面上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

    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育观从未与我们时代的发展相背离。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探求以何种方式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所谓“传道”,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所谓“授业”,即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谓“解惑”,即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教师要有效地解答其困惑。不同历史时期对以上三者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我国的传统教育侧重于“授业”式教育,但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也大大增强了他们对未知的探求欲,仅仅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早已不能满足年輕一代求知的渴望,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传道”与“解惑”,翻转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采取教师“导”学生“演”和教师“演”学生“评”的新型教学理念。以师者白身为典范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文化素养,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金课”的教育理念。

    (三)教师要恰当应用现代教育手段

    所谓现代教育手段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融为一体,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更具吸引力。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乏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互联网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巾,能够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其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同时必须明确,现代化教学也应遵循认知规律,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新知识,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不能单纯地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研究。现代教育手段只是一种工具,课堂上教师不能够过度依赖PPT,不要成为“停电不能上课”的电子设备。先进高效的教育手段应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的完美融合。

    (四)教师要培养对课堂的“紧张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知识的同时,所表现的一言一行以及外表穿着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我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我喜欢这门课”,这是从幼儿园阶段就会听到的表达。虽然大学生已经具备白我控制能力,但任课教师仍然是决定学生是否喜欢这门课程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时刻以“为人师表”约束自己,以“教书育人”为荣,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说“我已经教了这门课10年了,可是每次上课前我还是会紧张,我会精心去准备好学生名单,并且把名单巾的多音字校准,甚至会为穿什么衣服去上课而纠结”。优秀的教师会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如果教师真正地对课堂有“紧张感”,这些要求并不难达到。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谨慎一些,谦恭一些,做到语言、行动、心灵三位一体,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凭借点击率和好评率即可凸显出线上“金课”的优越性,服务于人才培养几千年的实体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此局面引发了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大学是学生步人社会前提高自身素质、增长知识技能的重要阶段,高校课堂是信息技术助力高校教育教学的实践场域。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课堂品质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打造有热情、有吸引力、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性的线下“金课”课堂,这是所有高校教师面临的一场硬仗。我们应善于利用装备先进、操控便利、互动实时的信息技术配备作为提升“金课”课堂质量的有力武器,实现教师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鼓励学生努力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换,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课堂,共同塑造具有创造力、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l]郝瑞楠,周冰,蒋晓雪.“互联网+”教育共享模式研究:以慧科集团为例[J].大学教育,2019(2):20-22+35.

    [2]刘华,张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大学教育,2018(12):150-153.

    [3]花海燕,林华.“互联网+”背景下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优化与创新思维培养[J].大学教育,2018(11):8-12.

    [4]蒋英春.“互联网+”时代高等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9):92-94.

    [5]兰莹莹.“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大学教育,2018(5):37-39.

    [6]李喜宝,冯志军,梁红波.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8(3):89-91.

    [7]张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1):119-122.

    [8]黄宏坤.“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8-72.

    [9]马香莲“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新解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6(6):41-46.

    [10]杨爽“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2):31-33.

    [11]朱宁波,曹茂甲,刘建新.“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探析[J].教育科学,2016(6):34-38.

    [责任编辑:庞丹丹]

    [收稿时间]2019-04-03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电气信息类‘一流课程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ISJGZHI903),广东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粤教高函[2015]133号)。

    [作者简介]李明(1984-),女,黑龙江北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通信作者:王润涛(1983-),男,河南新乡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