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范文

    黄恒慧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293-01

    近年来,大量内镜相关感染不断被报道,相关因素与内镜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环节缺失、设备设施缺陷和清洗消毒规范的依从性差等有关[1]。针对内镜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应遵循我国消毒卫生行业标准和规范,参考国际相关标准,结合专科新技术新方法和实践经验,寻求内镜清洗消毒的最佳方法,综合加强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监测,确保灭菌效果。现就国内外硬式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方法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清洗效果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医院对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陈爱琴[2]等研究认为,对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效果检测,应根据不同类型器械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

    1.1 肉眼裸视法 直接用肉眼观察清洗后每件内镜及其附件的清洁度,如内镜及其附件的表面、关节处光洁,无血渍、水垢等污物残留,齿槽无锈渍,可认为清洁质量合格。肉眼裸视法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和条件限制,是最常用的器械清洗质量检测方法,但此法只能观察到50um以上的污染物质,对结构复杂、内腔或管道器械很难观察清楚,而且易受观察者视力和光照度的影响,主观因素多,缺少评判的量化指标[3]。

    1.2 放大镜下观察法 借助放大5~20倍的带光源放大镜观察清洗后的内镜表面及关节、齿牙光洁、无血迹、污渍、水垢等残留物,无锈斑,可认为清洗质量合格。借助放大镜能观察到清洗后的内镜是否有更细小的颗粒状残留物,提高了肉眼观察的准确性,但容易受光照度和判断标准主观等因素影响,只适用于一般日常检测[4] 。

    1.3 棉签检测法 棉签检测法常用于目测困难的腔镜部位如管腔、咬合齿、凹凸槽等部位。方法是用略长于管腔器械的无菌棉签蘸取少量的75%乙醇后旋转擦抹腔镜管腔内壁和凹凸槽等部位,通过观察检查后棉签的清洁度判断清洗效果,如棉签仍光洁如新,无污渍沾染,可认为清洗质量合格。

    1.4 潜血试验法 用含有过氧化物的催化剂试纸进行检测,通过试纸显色的深浅判定血液残留量。优点是可以定量,操作较简单,缺点是检测灵敏度低,只能检测出≥5mg/L的血污,不能测出非血污性污染物,而有些器械可能没有血污,是否仅凭潜血试验阳性就判断为清洗质量不合格值得探讨[5]。

    1.5 蓝光试验法 用专用棉拭子擦抹清洗后的内镜关节表面,然后将棉拭子置于反应瓶中观察颜色变化,如棉拭子变为蓝绿色,说明器械表面有血迹残留。优点是可检测出0.1Ug热变性的残留血液,缺点是血液中的酶容易失活而出现假阴性的结果,且不适用于非血污染物的检测,不能全面评估有机物残留[6]。

    1.6 双缩脲法 检测原理基于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在强碱性溶液中与稀硫酸铜溶液作用产生颜色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此法操作简单,无有毒化学物质暴露,无需实验条件,符合国际标准规范,最低检测度为3μg蛋白残留量,但仪器价格昂贵,多不选用[7]。

    1.7 细菌培养计数法 是传统的检测方法,此法能准确反映清洗后的器械被微生物污染程度,但细菌培养时间长,需24~48h才能出结果,故临床上很少用于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8]。

    1.8 杰力试纸法 方法是在清洗后内镜需要检测的部位各滴无菌蒸馏水1滴,10秒钟后用杰力试纸蘸内镜上蒸馏水,通过观察蘸水后试纸开始变色时间的长短来判定血污或残留组织是否存在,一小时以上试纸仍不变色为阴性合格。此检测方法灵敏,操作简便,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洗涤后器械是否有残留污物,已在临床清洗器械中广泛使用[9]。

    1.9 ATP生物荧光法 ATP生物荧光法可检测内镜沾染的血液、体液、细菌等各种有机污染物,并可对污染物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可靠,能综合评价内镜的清洗效果[10]。近年来已有部分医院将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监测,但因试剂较昂贵,而且对仪器的清洗保养要求较高,并存在有假阴性的可能,因此,目前将ATP生物荧光法作为硬式内镜清洗效果的监测报导较少。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2.1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①物理监测:连续监测并记录每次压力蒸汽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将温度控制在+30C范围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要求。物理监测能实时查明灭菌器运行情况,证实灭菌循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但无法监测包装内部情况,物理监测不合格时,所有物品不能灭菌发放。②化学监测:化学监测具有快速、简单、费用低并能及时反应器械包内外灭菌效果等优点,其指示物有冷空气测试卡(B-D试纸)、指示胶带、指示标签和指示卡等类型[11]。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器械包外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包内最难灭菌部位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时,在待灭菌包旁边直接放置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灭菌后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是否达到灭菌合格的標准,管腔类器械灭菌宜进行管腔PCD监测[12]。③生物检测法:生物监测每周进行,将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培养指示剂放于一标准测试包中随同器械一起进行灭菌,灭菌后取出生物指示剂,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另取一支同批号生物指示剂作为对照组以判定灭菌效果。生物监测不合格时,立即召回同批次所有灭菌器械,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器械,重新处理,经持续改进后再连续进行三次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该设备[13]。

    2.2 低温灭菌装置灭菌效果监测

    2.2.1 环氧乙烷灭菌监测 研究[14-15]证明,不耐湿热医疗器械灭菌应首选环氧乙烷灭菌法,原因是环氧乙烷灭菌效果、适用范围广,其灭菌质控体系标准化程度高,监测器材已经达到国际化标准水平。①物理监测:每次采用环氧乙烷灭菌装置进行灭菌时,应连续监测和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参数要求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灭菌后应打印保存,作为可追溯的灭菌记录[16]。②化学监测: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将环氧乙烷化学监测作为灭菌包常规监测项目,每个器材包使用包外和包内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标志,包外或包内化学批示物变色不符合要求时,灭菌物品不得发放或使用[17]。③生物监测: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生物指示剂用国际标准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制备而成,其抗力标准国际公认[18]。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置于生物测试包内,对每锅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

    2.2.2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效果监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于体灭菌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灭菌温度低、快速灭菌、无灭菌剂残留等优点,近年来已推广应用于医疗机构的不耐湿热器材灭菌[19]。①物理监测:每次灭菌时,应连续监测和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要求。②化学监测:使用包外和包内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标志,包外或包内化学批示物变色不符合要求时,灭菌物品不得发放或使用。③生物监测法: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作为生物指示物,放在灭菌包中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进行监测。

    2.2.3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监测 ①物理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物理监测,详细记录灭菌时的温度、湿度、压力与时间等参数。②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括包外和包内化学指示物,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变化以判定灭菌效果。③生物监测: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进行生物监测每周一次,监测方法及结果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作为放行标准。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硬式内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治疗和疾病诊疗技术领域。因硬式内镜材质特殊、结构复杂,管腔窦道多,精密贵重,重复使用率高,给医院CSSD的规范化清洗、消毒和灭菌增加了难度,内镜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不合格将会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甚至暴发[20]。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保障患者安全,各级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将术后硬式内镜器械送CSSD集中统一清洗、消毒,建立和实施标准化工作流程,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并将内镜相关感染纳入医院感染监测,防止内镜相关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本文将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便CSSD借鉴选用恰当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质量合格的硬式内镜器械,确保手术患者安全,降低内镜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蔡玲,张浩军,杨亚红.内镜相关感染及其预防与控制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7):533-536.

    [2]陈爱琴,陈寒艳,梁晓敏.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效果的检测方法探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2):193-194.

    [3]李远.不同检测方法在集中式管理硬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评估中价值比较[J].中国医疗设备, 2017(8):177-179.

    [4]苏勇,吴倩,胡静.硬式内镜不同清洗流程与检测方法的效能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6):53-56+60.

    [5]陆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4):375-378.

    [6]刘雷,杨彬,董非.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快速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4):341-342+345.

    [7]张伟,邓斌,陈宁宁.残留蛋白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9-231.

    [8]陈红,罗莹洁.精细化管理在硬式内镜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8(2):179-180.

    [9]王琴.杰力试纸在供应室工作应用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7):247-248.

    [10]常淑莹,姚卓娅,耿军辉.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硬式内镜清洗效果的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 35(05):79-81.

    [11]张剑,李新武,张伟.不同类别化学指示剂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效果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3):208-210.

    [12]钟鸣.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J].医疗设备,2017,30(11):22-23.

    [13]刘明秀,王玲,范洪玲.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结果异常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7(5):117-119.

    [14]尹广桂,刘白云.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技术的进展及使用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16(32):43-44.

    [15]孙敬,陈彦丽,柴海荣.环氧乙烷在医疗器械消毒应用中质量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02):130-131.

    [16]庄水华,庄玲玲,郑培英.环氧乙烷低温灭菌质量管理及灭菌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11):90-91.

    [17]宋爱君,齐保全,申瑶.对环氧乙烷化学指示物监测效能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 22(3x):23-24.

    [18]邹从霞.环氧乙烷灭菌原理及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8(8):65-66.

    [19]励秀武.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规范应用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8):611-614.

    [20]徐燕, 吳晓松, 王玲. 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5):384-38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