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科创竞赛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索
范文

    庄鑫财

    [摘 要] 创新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点,而实验课程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针对目前实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结合大学生参与科创竞赛的效益,通过实验课程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作,以科创竞赛的模式促进实验课程的学习,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 键 词] 科创竞赛;实践教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86-02

    一、引言

    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环节是对理论学习的应用与提升。目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实验、实训课程为主,传统的实验课程,以固定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的模式进行,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缺乏学习积极性,常存在实验课程中一味追求实验结果、完成实验任务要求的现象,本文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在科创竞赛课外实践活动的效益,探讨科创竞赛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内容单一,缺乏自主创新性

    在目前传统的实验、实训课程中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实验项目选择少且大部分学生重复做相同的实验项目[1],很容易形成一人摸索、多人重复操作的氛围,对实验项目内容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空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锻炼。

    (二)实验地点、时间较为固定,缺乏实验自由性

    课堂实验的时间上基本都是事先确定好实验地点、时间、时长,甚至实验进度,受实验时间、时长的限制,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实验时间,限制了学生的实验热情与实验自由。

    (三)实验操作、探索的范围较为有限

    为保证实验可容纳的人数、实验成功性,课堂实验一般选择对设备损耗小、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未知因素少的实验,实验环境较为理想,学生可自主摸索、改变的实验操作内容较少。且实验内容统一,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较少,很少有团队协作完成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团队的形成与合作意识的培养[2]。

    (四)按部就班完成实验,课后对实验结果分析较少,缺乏思考空间

    在课堂实验上,学生多数情况下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逐步完成实验内容,课堂上对实验现象缺乏思考,课后对实验数据缺少分析,存在为完成“实验任务”而实验的现象[3]。

    三、科创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效益分析

    (一)科创竞赛中学生对项目内容有深入了解

    一般参加科创竞赛的学生会经过自主选题、查阅资料、研究方案、作品制作、报告撰写等过程[4],一般都会对项目的方案有深入的对比论证,对项目内容的各个细节均有了解,学生在这一过程所花费的精力远超过课堂实验,所以一般学生制作科创竞赛作品的过程印象深刻。而且学生付出的时间远比实验课程多且精力更为集中。在科创竞赛中学生选择的项目多为自己兴趣所向,学生更加乐于付出时间、精力去完成,很多时候出现学生为完成竞赛而连续多天通宵达旦的情况。

    (二)更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科创竞赛的项目方案多为学生查阅资料后自主设计,初步的项目方案可能存在设计不当或元器件选用不合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需要学生在作品制作的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完善项目方案,改进项目作品。

    (三)更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研发能力,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在就业上,招聘单位更倾向于具有科创竞赛经验的学生,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参加科创竞赛经历了项目独立设计、独立开发的过程,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有一定提高,在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5]。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优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

    大学生竞赛常以3~5人的团队形式为单位,在参赛过程中需要团队讨论与分工协作完成,自由交流创新思想促进创新作品的形成,培养学生坚持创新创优的意识。

    四、实验课程与科创竞赛相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各高校选拔参加国家级、省级等竞赛的学生多为优中选优,无法普及大部分学生,而在实验课程中将实验课程与科创竞赛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感受科创竞赛的氛围与历程,通过科创竞赛的模式进行课程实验,实验只限制主题或方向不限制具体内容,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先经过查阅资料、方案论证,对实验项目会有较深入的了解,并按照自己的兴趣设计实验内容,同时普及了大学生对科创竞赛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与科技创新兴趣,学生在课后也会为完善作品而对实验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更符合“实验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五、初步探索分析与建议

    作者与所在团队将实验课程以科创竞赛模式在嵌入式等课程设计实验进行初步尝试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课外科技创作热情,且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灵感、完善具有创新性作品参加各类竞赛,仅在2017年就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一等奖、广东大学生节能减排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国内知名竞赛奖项,初步进行尝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于上述实践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验课程内容与时间开放并鼓励团队协作完成实验

    在实验课程设置上可采取类似“选修课”的形式自主完成规定的项目数量并自主选择完成时间,鼓励学生形成团队协作完成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形成团队分工协作完成实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与实践学习,形成良好的实验课程学习氛围。

    (二)以竞赛模式促进实验课程学习

    在实验课程上可以以竞赛模式确定实验主题与要求,并制定相应规则,按照评分规则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成绩挂钩,保证实验成绩的公平性。同时普及了科创竞赛的比赛流程,且可以从中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培养延续学生科技创新的灵感,推进创新创业气氛的形成。

    (三)举办更多普及性学科专业竞赛

    有机会参加省级、国家级等大型竞赛的学生为少数,而在竞赛中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与热情不同于平常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如果将竞赛作为一种基本培养手段,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珠玉,樊利,周勝灵.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4):205-208.

    [2]徐建东,王海燕,楼松林.高校开放实验管理理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9):127-130.

    [3]李宁.基于科技竞赛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70-72.

    [4]张丽君,王冬晓,唐义,等.基于“课程”指导科技竞赛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17-220.

    [5]朱莉.科创竞赛对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作用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2011(8):25-2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7: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