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论荀子“虚壹而静”的思维方式内涵
范文

    张友

    [摘 ? ? ? ? ? 要] ?“虚壹而静”是荀子继承道家老子而来,其还是“解蔽”的主要思想核心。“虚壹而静”是认识世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析、再认识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思维方式是动态发展的,具有综合性、思辨性、整体辩证的特征。“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只有用“虚壹而静”的思维方式才能达到“大清明”的“虚静”境界。对“虚壹而静”的思维方式内涵进行剖析。

    [关 ? ?键 ? 词] ?虚壹而静;思辨性;整体性;思维内涵

    [中图分类号] ?B222.6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96-02

    一、“虚靜”的来源及其发展

    (一)来源

    “虚静”起源于道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是对世界、宇宙等事物的看法,重在对人休养生息的思辨。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①万物纷纭众繁,各自有规律,回归到其根本,成为静,是心境空明的境界。融汇于方方面面就能达到至大至正的天人合一;达到穿越时空、跨越万物、跨越地域而充塞天地的境界,从而真正进入了道的境界。

    (二)继承并创新

    庄子把这一理论传承发展得更加具有系统性,更加完整。庄子在《天道》中说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②这里庄子把“虚”和“静”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人修身养性需要达到心境平和宁静、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自我修养的根本。

    荀子汲取道家的“虚静”,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解蔽》中提出“虚壹而静”的理论认识法。之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创作论里面提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③,培养人的情思虚静的心境,虚就是让心境空明所以才能接受事物,心静方可明察事物,做到“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能够让思维的想象不受时空、地域、外在的万物所影响,自己的想象可以任意驰骋,然后“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二、“虚壹而静”动态的思辨性

    (一)认识事物的思维形态

    人看待客观事物往往不能全面,人也具有客观分析、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会运用“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但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们容易产生片面性的认识,因而也就容易犯一些错误,即“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会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就做不到全方面、辩证地看待客观事物,会有“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的情形,所以荀子说“精于道者兼物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规律去认识事物,因而要“解蔽”,而“解蔽”的方法便是“虚壹而静”。“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壹而静。”这里的“虚”,指要使内心已经有的认识、知识、方法等不会阻碍对新事物的认知,不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地把新知识糅合在一起;“虚壹而静”就要中庸地处理好“虚”与“藏”、“一”与“两”、“静”与“动”这三对矛盾。荀子说:“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④”这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不断发展的一种运动中的思维内涵。

    (二)辩证的动态思维

    事物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统一,要做到对立统一。荀子便从“虚壹而静”的角度更好地阐释这一认识方法。首先便是要处理好“虚”和“藏”这一关系,所以他的“虚”是针对“藏”而言,不能因为已有的知识而妨碍对新知识的接受。要不断使内心打开,接受新事物,因而实际生活中不能总是墨守成规,拘泥于过往,要减少现实和历史条件的思维束缚,不断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不断更新自我,行动上做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创新,在思想上做到“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一种跟随自我主观意愿的遨游状态,不受任何拘束,思维想象能飞翔得十分遥远。做到“虚”与“藏”的两者有机统一,使心能动态发展并能准确认识事物。

    事物总是发展的,是从量变到质变这样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是新事物不断产生和旧事物不断消亡的过程。荀子在《解蔽》里说道:“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⑤这些都是“蔽”,并都阻碍人对事物的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阻碍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以要求做到“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接受新事物,不断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而不是让它成为认识新知识的阻碍。做到内心的“虚”,才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发展的思维才能正确认识动态中的客观事物。

    (三)浑然自成的思维方式

    从思维的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①,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同时要让内心深处保持一种“虚”的状态来把握事物,从“静”中汲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真正“虚”与“藏”融为一体,使之内心的新旧知识达到那种圆融无痕的“炉火纯青”的程度。

    三、思维的整体辩证性

    (一)整体性

    万物迁化,这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应的对立,甚至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总体趋势归“一”。荀子提出要做到“虚壹而静”就得处理好“两”与“一”的关系,“两”是虚数,不是专指“两”这样一个实数,也不是特指的两个事物,这里指的是多。“两”与“一”是多和一的统一,所有的具体事物的认识都是将此物与彼物相区别。此物是“两”或多,彼物是“一”,而认知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对客观事物客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的认识,能动性的统摄归属于“一”。

    所谓“一”就是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性及全面性,将“两”这样一个片面性使之为一个整体性,这就是“一”的思维性。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②人对于大道理的全局性不能喻晓,是被事物的一面或某一个局部的片面所“蔽”,这是人在认识上的毛病。“两”,这就是心蔽塞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要全面、整体地把握并认识事物。

    (二)思维性的统一

    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要不断地发散自己的思维。“两”便是人们发散思维所要具备的,同时按照“一”为起始,各种万物纷呈,意境便呈现于眼前。只专注于“一”,人的思维便会陷入“枯井”的绝境;不接受新知识,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成了固定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生存下去。思维受限,神思就会枯竭,成为“死去”的思维。发散的方式是荀子“道”的重要因素,“欲、恶、始、终、远、近、博、浅、古、今”这些都为“蔽”,有这些片面性,就要将其整体性、全面性摄取为“一”。

    荀子的“一”是内心动态的、变化的综合性的统一,是“心境空明”容纳万物以一,空明中专一而志的“虚静”。“一”也指现实中想要精通于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就得专心致志地做到“心外无物”地钻研某一样事物,让内心不受外物的纷扰,做到荀子所说的“不以夫一害此一”,这就是“壹”。

    “一”与“两”是两种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化,二者相辅相成,失去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会犯错误,从而不能全面、动态地把握事物规律或是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会形成“蔽塞”。要辩证地运用二者去认识动态中的客观事物,不能因对那一种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这一种事物的认识,“一”和“两”的这种辩证统一就是“壹”。

    四、“虚壹而静”的能动性思维

    “动”与“静”运动式的思维,荀子提出:“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③人的心无时无刻都处于运动之中,睡着了心总是会进行各种的思辨,思绪的千万运动状态有时会干扰人,导致人不能全面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要让思想宁静下来。所谓“静”就是不让各种胡思乱想和烦恼来扰乱思维。

    “静”是荀子继承道家而创造的一个修心观念,但这是与道家的不同,它不是道家“无所为”的顺其自然而使内心“虚静”,而是一种主动性、能动性积极地对运动中客观事物的认识。

    “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④,人在追求真理、认识事物的途中,做到心无一物的虚心来接受新事物的一种心态。这里的“道”是指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能动地、创造地认识事物并利用这一规律。要秉着“虚静”是接受的态度,虔诚虚怀地包藏世间积极的主客观事物,不断发展人的思维。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新思维进行创造性的选择,同时还要排除神思或感情方面感性的纷扰,达到万物归于心而心无一物惹尘埃的新境。

    有了“虚壹而静”的“大清明”的心灵状态,人就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把其用在实践之上。用“虚静”的心态去体悟“道”,在“道”的标准指引下,有一定的认识标准内涵,人能能动性地去实践。

    “虚壹而静”是“虚”和“藏”、“两”和“一”、“动”和“静”三对为核心的对立统一,进而使之达到“清明”的心境。心态的开放性(虚)、神思的方向性(壹)和万物虚无只归于心的坚定性(静),这是理论与实践和而归一的思维方式,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解蔽”。

    综上所述,“虚壹而静”属于一种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思维认识活动。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一定的方法论,其所蕴含的思维内涵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名春.荀子“虚壹而静”说新释[J].孔子研究,2009(1).

    [2]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唐]杨倞注.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龙振峰.“虚壹而静”的思维方式剖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