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
范文 | 刘晶光 [摘 ? ? ? ? ? 要] ?情境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深度融合,是密切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能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梳理了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渊源和内涵,以实际案例分析了情境式教学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应用,为其他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 ? ?键 ? 词] ?现代学徒制;情境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76-01 一、情境式教学模式概说 中职学徒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传授式教学方法难以让学徒有更多获得感。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一些知识,如《信号基础》,过于理论化,且要求学徒具备良好的物理、数学知识,这对中职学徒来说,显然要求太高了,也不符合中职学徒的学习特点。 情境式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融合,能够让学徒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化抽象、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为具体可感知的事物,会较好地激发学徒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徒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做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徒的学习认知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笔者所在学校依托一个大型室外综合演练场、一个大型室内外供变电综合实训平台、一个仿真云机房、一个仿真铁路调度实训室、一个6502综合实训室5个全仿真实训场地和17个理实一体教室,大力开展情境式教学。聘请企业师傅到校任教,实现教学环境与授课人员与工作环境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情境式教学模式理论依据及内涵 20世纪中期,建构主义兴起,强调学习的情境或者环境对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还认为学习者本身是学习的中心,并把创设情境作为学习的重要途径,这是较为明确和系统地对“情境”做了阐释。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育学习理论意识到学校教育和真实生活间存在差距和割裂,主張学校教育要教会学生生活,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形成“情境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虽然强调知识的社会情境性,但“情境化”的提出还是给人们以启迪,即让学生在全真或仿真情境中学习[1]。 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或创设各种场景,让学徒在较为丰富、自然或人为的环境中,接受大量材料,并依据自身知识储备,在与他人或其他学生的交流中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主体客体认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坚持工作过程导向 首先,要根据学徒未来的职业定位,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服务学徒未来职业需求,不宜“高、空”,而宜“低、实”。其次,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线性单纯理论知识讲授,转向基于一线岗位工作流程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要坚持企业、行业的有效参与,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不脱节。最后,要有企业师傅的深度参与。企业师傅的深度参与,也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内容。 (二)坚实的“硬基础”和“软环境”支撑 情境式教学要求学校应不断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如网络、多媒体技术设备、实训场地等,同时还应具有实训基地和企业文化氛围浓厚的软环境。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建有1200余米集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所需的通信、信号、电气化铁道供电等专业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实训场地;一个室外供变电大型综合实训平台;各专业其中理实一体教室25个,全仿真实训教室5个。这些数量充足、设备先进的实训场地为开展情境式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基础”。 在实训场地软环境方面,在实训场地悬挂场地介绍、设备介绍、铁路发展历史、铁路建设成就、铁路常用标识等展板,营造浓厚的实训基地文化氛围。同时积极实施企业文化进校园策略,通过开展企业文化讲座、优秀毕业生专题报告会、建设优秀毕业生事迹园地、建设企业文化长廊、建设企业文化广场等方式,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开展情境式教学提供“企业大环境”。 (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情境式教学模式下,同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让学徒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工作场景,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学徒的学习动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理实一体教学法或实境教学法,这种方法实现了学徒的“做中学 学中做”,也更好地实现了企业对学徒的培养,能让学徒在较为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工作过程,掌握知识与技能。 案例教学法,首先以案例导入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计问题,留下悬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四、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情境式教学案例 笔者选取了铁道信号专业学徒班的情境式教学案例: 时间:2017年4月10日8:30-10:00 地点:转辙机理实一体教室 授课对象:铁道信号专业学徒班 授课人:理论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企业师傅) 授课内容:《铁路信号基础》第四章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 第一节 转辙机概述 教学设计:本讲课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对转辙机的定义、功能、型号等内容进行学习。保留20分钟进行课本知识点、重难点内容、考核方式进行总体介绍。 课堂实录:(节选) 理论指导教师:同学们,高速运行的列车是如何控制方向,进车站时如何选择站台? 学徒甲:火车的方向盘,或控制转向的设备。 学徒乙:火车都没有方向盘(略带嘲笑)。 学徒丙:难道是通过轨道实现转向? …… 学徒丁:应该是转辙机,它可以帮助火车调整前进方向或行进轨道。 理论指导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火车不像汽车,开起来是没有方向盘的,它只能依靠转辙机改变方向或行进轨道。 实践指导教师:现场带领学徒观看转辙机,并为学徒演示转辙机的工作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小菠.中国春节文化情境式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童逸杰.校企共同体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