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女生管理工作内涵建设与思考
范文

    诸珠 梁琦

    [摘 ? ? ? ? ? 要] ?高校正面临“男女比例失衡,女生居多”的状况,出现各类管理问题,需引起学工管理队伍的重视并逐步调整管理策略,探索并创新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密切关注和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思考与探索自主管理、文化管理的内涵式建设与提升。分析高校女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多角度思考女生管理工作中的内涵建设举措,全面培养高校女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女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多方位、多层次推动学院女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建设。

    [关 ? ?键 ? 词] ?独立学院;内涵建设;女生管理;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50-02

    一、高校女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女生问题及特点分析

    1.个性鲜明,集体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

    当代女大学生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个人形象、思维举止等诸多方面具备强烈的个人特点,如自我独立意识较强,过分强调个体独立,以自我为中心,反感学院和家长干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利己思想和行为盛行,容易忽视群体责任感,集体意识淡薄,缺少团队协同意识。

    2.恋爱情感管理失调

    女大学生处于性发育成熟期,高校缺乏更多引导和管理,恋爱与性问题不可避免,暴露的问题也是多样化的,给经济管理学院女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1)情感价值认知肤浅,缺乏引导;(2)自控力差,责任感弱;(3)恋爱问题多样化。

    3.网络依赖严重,人格缺失,各类问题层出不穷

    互联网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启了全新的交流和沟通体验,同时网络内容的多样化和新奇感也让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其弊端也不容小觑。大学校园里,众多女生挑灯夜战,不是看书学习、备考,而是毫无节制地沉迷网络游戏、刷微博、抖音、开直播等。严重的网络依赖限制了女生个性的发展,阻隔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甚至还导致人格和道德的严重缺失,形成现实与网络的双重个性,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4.專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不足

    (1)所学专业认知不够,专业前景不明确,专业学习未深入拓展,导致后期毕业就业难、竞争大等问题。

    (2)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价值偏差,偏重薪酬待遇,忽视发展前景,忽略职业的长远性。

    (3)求职手段单一,自我推销能力欠缺,大多数女生缺乏职业岗位的资料收集能力,求职中个人形象规划力度不够,求职信、个人简历不规范,很难打动或引起招聘方的认可。

    (4)受传统观念影响,只注重选择大城市;受就业环境影响,只在家门口就业,忽视中小城市的就业机遇。

    (5)当今女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出现“啃老族”,依赖并听从父母,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缺少主见。

    (6)缺乏自我认知,定位高,认识不足,过于理想化,缺乏务实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导致就业和创业失败,失去就业信心,产生就业心理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女生管理工作中的重、难点

    1.网络时代下的“三观”及价值取向对女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影响着女学生的思想观念,传递着正、负能量的价值导向,推动着管理者创新女生管理工作。学工队伍如何与时俱进,探寻女生管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就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把握和创造新的机遇就成为工作的难点。

    2.制度管理需进一步完善,加强自主管理、文化管理改革

    (1)自主管理是对下级充分授权,从而激励下级自觉自律地完成管理的进化和修正,是充分契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相统一的管理思想。

    (2)文化管理是以学院的文化深度为引领,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内驱内化”模式,强调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及情感的管理,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思想和观念的改变。

    3.就业压力成为女生管理工作中新的挑战

    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对人才的渴求以及毕业人数的暴涨导致女大学生毕业、就业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厘清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全面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成为女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客观上看,应往届毕业生人数增加、国家阶段性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及区域人员饱和等都会造成女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主观上来讲,如何提升女大学生专业及社会综合素养,如何完善就业指导新策略、新方法是女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点,也是内涵建设的新方向。

    二、高校女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建设

    (一)完善制度化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路,制度建设要符合法律规定,与时俱进,不断契合新时代管理理念和发展方向。

    2.转变管理本位意识,强化管理制度服务女生群体的功能,体现民主意志,反映绝大多数女生的共同意愿,实现管理制度的可执行力。

    3.重视女生群体各项权益的伸张,规范申诉流程,及时修正不规范和不合理的地方,健全内涵制度建设。

    (二)强化自主管理理念

    1.发挥辅导员在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基层力量

    (1)掌握学情是自主管理的首要条件

    深入并准确地了解女学生的籍贯、学业、行为习惯、性格等要素,建立大学阶段详细的个人成长计划。充分挖掘其内心世界和真实的思想状况,利于引导她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强化她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成为自主管理的垂范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但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有匠人之心以塑造人的灵魂。崇高的師德、得体的言行举止是建立良好师生互动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能起到心理暗示和充分的激励,进一步深化自主管理模式的垂范作用。

    (3)加强女生的社会综合能力,利于自主管理的推进

    根据百科解释,社会综合能力是指个人在社会中为适应社会发展、生活、生存所必需的一些能力和技能的统称,主要包括人际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分析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突发情况逃生自救能力、学习能力等。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在满足专业知识的学习外,更需要强化自我的社会综合能力。积极引导组织女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文化艺术类等适合女性特征、特长发挥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增强女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她们坚强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

    (4)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女生干部队伍培养

    辅导员应加强党团建设,巩固思想阵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主观能动性。合理平衡干部队伍男女生比例,强化异性效力。定期开展党团、团学总结和培训会;不定期开展各类“走出去,迎进来”的实践活动;邀请专家领导、优秀毕业校友等开展心得体会和经验交流讨论会。

    (5)充分利用新途径、新手段,加强女生自主管理的掌控

    自主管理的优势和弊端需要辅导员进行适度掌控,成为舵手。利用网络数字化手段的交互性和开放性渗透到管理的细枝末节,掌握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评估女生自主管理工作的优势,修正自主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2.落实团学功能性拓展,完善团学队伍的自主管理

    (1)一阶学习。学工管理中心联合党团支部组织团学干部、干事每月进行党团理论学习研讨;岗位职责及制度学习、工作业务素养等理论学习;完善学习的考核方式。

    (2)二阶培养。一阶综合成绩(平时成绩+考核成绩)优异的干部或干事,进入二阶培养。开展时事政治、形势与政策理论学习研讨;结合实际的团学工作或案例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组织校外实践锻炼;组织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

    3.强化社团在自主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社团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增加社团经费和场地,加大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参与力度,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社团应秉承成长、成才的创新模式和思路,本着为广大女生服务的宗旨,提高女生自身修养,促进女生健康成长,成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优秀女生。为女生举办各种有特色的活动,开设不同类型的培训项目或讲座。

    (1)不定期开展生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开展爱情价值观体系教育。

    (2)配设指导教师,开展培养女生的技能、兴趣等的“第二课堂”,增强女生的就业竞争力,如形象设计类、生活技能类、书画才艺类、健身项目等。

    (3)开展国学、文明礼仪讲座、知识竞赛活动,强调礼仪规范,涵盖校园礼仪、职场礼仪,引导和培养学生具备知礼守信、品格高洁的内涵特质。

    (4)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全面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合理定位、合理规划,调适良好的就业心理素养。

    (三)升华文化管理思想

    1.提升文化管理认知

    (1)文化管理是中心任务转变为人这一主体,以人的“内驱、内化”的方式服务和管理学生,这一过程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与任务的愿景融合。

    (2)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工作内涵提升的重要手段。学院环境建设体现出物质文化的氛围,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构成了和谐的文化校园,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内涵,也最终影响女生管理工作内涵的提升。经济管理学院改造文化墙,塑造新形象,从而影响学生的内涵,师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学术活动,形成群体效应,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

    2.文化管理举措

    女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和探索需要完善制度管理的同时注重文化管理,使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推进文化管理内涵建设的民主化、自由化。

    (2)以文化凝聚师生情感力量,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师生归属感。

    (3)注重校园文化的融合性、开放性,既能实现文化“走出去”,又能实现管理的“内驱内化”。

    (4)加强学工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文化调适的一致性,强化和谐度,提高文化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秋萍.国内高校女生群体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1).

    [2]郝葵.在高校女生教育中坚持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戏剧之家,2017(18).

    [3]高琳.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3).

    [4]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

    [5]赵传磊,沈德艳.精细化管理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索[J].昌吉学院学报,2018(5).

    编辑 张 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