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外科手术室感染因素及无菌操作要点 |
范文 | 董丹 【摘 要】外科手术应于无菌环境下进行,无菌操作不规范会引起感染。探究外科手术室感染来源,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对防范感染风险和维护患者健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科手术;无菌操作;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感染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手术室内患者抵抗力差,交叉感染会威胁其身体健康,对疾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手术室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探究感染来源并采取控制措施是降低感染率维护患者健康的必要手段。 1 外科手术室感染因素 1.1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环境是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手术环境导致感染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消毒状况;手术室是否消毒及消毒级别是否达标是影响感染的重要因素。通风采光率;手术室通风状况差、采光率不足会导致细菌滋生,增加感染几率。手术室结构;手术室分区是否合理会影响感染几率,根据手术需要将手术室区域分为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有菌区,各个清洁级别区域操作存在巨大差别。手术室数量;手术室重复使用会导致人员和物品流动增加,提高手术室致病菌密度和感染率。 1.2 手术室人员 手术室人员与手术室感染间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手术室人员无菌意识差、无菌操作概念不足,直接与患者接触或无菌控制不佳会直接导致患者感染。另一方面,长时间手术暴露,患者感染几率增加。麻醉师、协助人员、护理人员、进修和参观人员等非直接手术者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 1.3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中,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手术台和手术室会导致手术室感染。术中,医务人员须及时清理污染源,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健康。 1.4 术中材料 医疗器械、医疗药物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材料,手术器械直接与患者创口接触,消毒不规范会直接导致患者感染,影响手术质量。术中,医疗器械于有菌环境操作后应及时进行无菌操作灭菌。 2 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 手术室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易被菌群感染影响病情,规范化无菌操作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要加强手术室感染因素控制,从源头做起杜绝患者感染。 2.1 术前术后消毒 术前术后要进行消毒,每天两次以上,每次达一小时,使用消毒剂和紫外线等对地面和空气进行消毒,保障手术室为无菌环境。 2.2 手术室合理功能分区 根据手术需求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坚持无菌区与有菌区分离,从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到有菌区过度,距离患者越近无菌级别越高、清洁程度越好。 2.3 适时通风采光 研究证实室内通风良好可有效降低感染几率,光照时间与室内细菌数量存在负相关性,保持适度通风和采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室内菌群数量,控制感染。 2.4 规范院感制度,开展定期培训 出台规范的院感制度并加强针对手术人员的定期培训是防范感染的有效措施,应提高无菌意识,定期对相关人员实施无菌操作考核,建立院感奖惩机制。数据表明无菌操作质量对提高外科手术成功率有积极作用,规范的院感制度对降低感染几率也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2.5 控制侵入因素 术中侵入性因素会增加感染几率,以抗菌药物应用、侵入器械消毒、人员无菌操作等措施防范感染。抗菌药物应用能有效降低术中感染几率,但要注意药物联合应用的潜在反应,突出用药合理性。在喉镜插管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一旦未控制好人员侵入要素的感染风险,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诱发肺部感染。导尿操作中,护理人员对尿道口消毒要轻柔,在尿袋更换中需保障无菌,防止尿道感染。此外,辅助性材料的应用也要控制无菌,特殊部位应用的应保持适当体位,如长期卧床压疮患者,体位选取应避开压疮位置,防止破损导致细菌侵入出血部位诱发感染甚至败血症。 3 无菌操作要点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及传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无菌操作对降低感染几率有重要的作用,临床操作中必须秉承全程无菌的基本理念,术前,在洗手、术区消毒等方面注重无菌控制,术中则要在器械、无菌物品夹取等方面控制。 3.1 无菌操作观念 无菌操作应在无菌区内进行,无菌物品的取用以无菌钳夹取,操作面向无菌区,无菌物取出后,不可重新回放至无菌区。无菌物品被污染,需重新更换或进行灭菌,避免对无菌区咳嗽、打喷嚏。操作过程中,不可直接手触无菌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保持手部与操作台的适当距离。 3.2 无菌操作 3.2.1 无菌手套使用 无菌手套的应用在严格医疗护理操作中对保障无菌效果,降低患者及医护人员感染几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核对灭菌手套灭菌日期及号码等信息,将其放置在干燥清洁的桌面,两手揭开开口,捏住手套的翻折部位,两手五指对准后戴入。 3.2.2 无菌容器、溶液 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操作不可触及容器,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容器进行消毒。无菌溶液使用中不可直接将物品蘸入,开封后有效期为24小时,已倒出的无菌溶液不可重新倒回容器。 3.3.3 无菌包和无菌持物钳 无菌包以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打开时不可触及包布内面,开包后应于24小时内使用,超过有效期后应重新消毒使用。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非无菌区,不可钳换药或消毒,每4小时更换一次。 4 结论 综上所述,手术室感染来源类型丰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风险因素的控制对降低感染风险意义重大。手术室感染因素的控制需综合防范,控制风险因素的同时加强人员管理,提高无菌意识和无菌操作水平,降低感染几率以维护患者利益。 参考文献 王晖,王雅楠,燕玲.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7-78. 邓永秦.手术感染影响因素及手术室全程无菌管理预防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8):63-65. 梁淑增,刘志云,张淑香,等.手术室全程无菌管理预防无菌手术感染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100-101. 毛晓红,王庆丰,杨芳,等.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學杂志,2016,26(5):1173-1175. 杨青青.风险因素管理护理用于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管理方法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2):243-2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