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范文

    卢斌

    [摘 ? ? ? ? ? 要] ?当下,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工学一体化等成为技工院校教育的主流思维。无论是老牌技工院校还是新晋技师学院,都在研究与讨论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工学一体化,站在一个新建学院新设电商专业的角度,分析与探索符合电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方法和可能性。

    [关 ? ?键 ? 词] ?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室;校办企业;校企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246-02

    一、引言

    自2013年“一带一路”的倡议被提出后,这一理念就被世界瞩目,更得到了“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拥护。然而,很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跨境企业、电商企业都面临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有着强劲需求,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分别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重任”。作为新筹建学校,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人才?本课题将尝试去探索符合本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二、已知国内外各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德国的双元制,由企业占据主体地位。无论从最初招生到培训,还是从培训计划的设定到岗位设置、培训设施的配备,全部由企业自主决定,学校仅需要在政府的协调下,按企业要求开展专业理论与素质教育。这种所有主动权完全把握在企业的模式,目前在公立院校实施难度很大。

    美国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需求的结果。企业为削减独立研究的高额经费,与研究经费缺额但有技术优势的学校合作,双方形成双赢。这种模式的重点是,学校的研究技术领先企业。在国内,以院校的先进技术支援企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工科的专利转让,而在商科与文科类学校不多见。

    共建校内外培训基地,是现阶段各类院校采用的普遍性的举措,但大多只能停留在浅层合作,原因是学校和企业的利益点是不一致的。企业要求短时间内见效,学校培养周期是3年;校企合作要求企业长期稳定的师资支援,可就算不考虑企业人员本身的流动性,企业也难做到长期外派一名资深员工从事教学工作;电商企业要求从业者要有强烈的竞争和创新意识,而校园环境的生活不适合这一特性的保持。

    以企业的名义组建冠名班,进行订单式培养。这一模式比较贴近双元制的形式,但是这一举措对企业规模有一定要求。中小企业通常不会具备和學校签订冠名班的实力。台州与杭州、宁波等地相比,在经济总体、电商行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差距;台州地区主要是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没有大量的大型电商企业、大型的电商运营平台存在。没有批量人才的需求,订单班、批量到企业实习的情况自然不乐观。

    企业向学校提供奖学金。这一点,有点贴近美国CBE培养模式中的资助,但是力度又差很多,不过以企业的名义在校方设立奖学金,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知名度。在没有校企合作和订单班的基础上,少有企业愿意提供奖学金,即使有,力度也比较小。

    教师下企业培训,本意是借助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势,补全和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或者技能等能力。这个举措存在一定的争议:首先,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班主任管理工作琐碎脱不开身,有些教师还要兼顾行政,无力完成下企业实践的任务;其次,即便教师去企业实践,由于没有计划与规范,企业从自身经营和安全考虑,不会安排短时间的工作让教师练手。教师下企业并不计算课时,教师本身也是抗拒的。结果,教师到企业就成了走过场。

    为了促进技工院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以管理部门牵头为技工院校聘请了企业的资深工作者,到学校担任教学咨询官,或聘任企业一线资深工作者到校为培训人员,这些人员通常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管理经验和理论水平。问题是,这些人员也是企业的核心人物,一般都是超负荷工作,极少有时间和精力外出。

    三、本校现阶段的情况分析

    学校处于筹建期,电商专业为学校新设专业,故现阶段有着诸多等待完善的地方。

    在学生生源方面,由于高中生源总体减少而高校又在扩大招生,进入技工院校的电商专业新生,在素质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正在不断扩大。

    在师资结构方面,教师大多来自企业,在基本的教学能力和实操方面尚可,但人员架构不够完善,在专业配置的落实上捉襟见肘。

    在实训室建设方面,由于是新筹建学院,自身的校区还在建设当中,目前暂借其他院校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资源,在使用已有的设备和服务器上有一定的限制,从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计划如何更好地建设我们未来校区的实训室。

    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由于电商自身的发展迅速的特征,暂定的几个基础培养目标实用性正在流失。比如美工,由于智能化的工具不断出现,基础的美工价值将不断贬值;运营,随着平台开始以数据销售为主导方向,也就是意味收费加客户必须资金投入,免费工具正在萎缩,原有的教学方式将会与第一线实际工作脱节。

    在学生培养目标上,人社部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如何提升职业素质,即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何落实,都对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实施提出更大的要求。

    四、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策略

    (一)以共赢为基础,建立专业发展小组

    建立电商专业发展小组,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前提。以共赢为前提,建议以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代表性企业管理层、学校领导层、专业教师等组成。管理部门是整个市级经济发展动态的统计者和政策性文件的发布者,学校则是这些政策的落实者;行业协会更了解地区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的趋势,代表性企业管理层对人才需求有着直接的要求,而学校作为人才基地,可以解决他们人才的需求;学校管理层有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专业教师对专业发展与教育的最终实施者。

    有效的电商专业发展小组的建立,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如:呼应省市一级的政策号召;及时得到电商行业的地区发展动态与需求;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挂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的需求;为地区的电商通用性人才培养设定蓝图;支持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培养模式的转型。

    (二)建立学校特有的培养模式

    1.建立自身学校的培养特色,赋予学生对应的能力价值

    以往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缘由是企业认为学生缺乏实战能力,专业能力不强还要重新培养,企业遵循利益驱使原则,安排学生到销售等需大批量更新迭代的岗位,这就造成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结果自然也不理想。

    2.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从理论到实操的过渡,拟从大一开始,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来实行教学,主要在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来具体达成教学目标。

    (三)以专业方向为分类建立工作室,建立校办企业,形成校内实训基地

    1.以專业方向为类别,发展专业工作室,从事如美工、代销、代运营的业务

    通常中小微型企业在平台运营上不具备优势,人员储备也不完整。如自行培养,投入与产出,又有较长的时间差,而且中间还有很多的不稳定变数。在校办企业,学校人才培养系统有着长期、足够、稳定的人员,这对企业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2.在实施方面,去繁为简,利于实施

    由工作室组成校内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都是校内人员,管理相对简单。对具体实施的教师而言,能在现场第一手、第一时间获得结果和反馈,在后期的教学、实训等改正提供极大的便利。对学生而言,从大一理论学习到现场观摩,到大二的模拟实训到实操见习是相联系的,总体会顺利地过渡。有了校内企业的见习和打磨,大三出校区到签订校企合作实习的道路上,就有了技能支持,对企业的适应性将会更高。

    3.有利于教师的技能提升、知识更新、角色互换

    以往的教师下企业多是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实践,或从企业聘请一线的资深工作者到学校培训,现在可以直接在校办企业实现对接。在校办企业,教师本身即担任企业管理层的角色,一直处于一线工作岗位;处于一线工作岗位,将大幅度增加与其他企业一线工作者的联系,对同行业在同一层面优秀的人员了解更加仔细,容易邀请到行业资深者;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工作业绩与成果反馈,有针对性地邀请对应的行业资深人士,对员工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作为一线工作者的教师有着大量的实践数据和资源,也更容易去做课题等任务;作为一线工作者,可以实时了解并更新地区行业的需求,可以针对性为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等工作收集或提供有效的数据。

    4.对学生角色转换和激励

    学生在经过了大一、大二阶段的学习见习,将完成从学生到实习生的转换。通过工作室的工作积累能大幅度地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熟练度;学生大二期间,将部分被其他企业认可的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奖学金等方式吸收到企业中去,形成双向选择。期间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增加企业文化等环节,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五、结语

    由于电商专业更新迭代速度快的特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会一直走在学校的素质培养的前面。只有走到与企业同一行列,才有可能与企业进行下一步的校企融合。技工院校的特点是引导和教育,以专业方向为基础的工作室作为校办企业组成部门,目的是完成人才技能的打造、工匠精神的理念的塑形;进企业后再培训,培养适合企业使用的人才队伍以及建设公司的后备梯队等工作是一脉相连的,这些也是以后进一步校企融合的前提所在。

    参考文献:

    [1]黄春霞.浅谈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及启示[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9):47-49,68.

    [2]吴伟民.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与校企合作:苏州技工教育改革的一些探索[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29(5):102-104.

    编辑 陈鲜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50:49